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范明林
[导读]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愈加受到教师教学的重视
        范明林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际会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愈加受到教师教学的重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文言文,可以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提高语文文学修养,塑造优良的品德素养。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初中学生学习的需求,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情景、小组、课外等教学方式教导初中学生,促进初中学生学习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情景教学;质量
        文言文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初中学生现阶段重点学习的内容。初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由于文言文独特的句式、句型、语法等陷入学习的困境,阻碍了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为初中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降低初中学生学习的难度,推动初中学生学习进程。
        一、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理解文言文含义
        文言文是古代的文学知识,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其含义,才能符合当下学习的需求。初中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可以认知到古代的社会风貌、人文习俗、地理环境等众多领域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学识,拓展精神世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增加了初中学生理解的难度,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教导初中学生,帮助初中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例如:教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展示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及图片教导初中学生。即,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寻、欣然、念、遂、相与步、交横、盖、但”等文言文中的词汇翻译的图片教导初中学生,能够让初中学生理解“寻找、高兴的、想、共同、一起、交错纵横、原来是、只是”等现代汉语的翻译。教师也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制作“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与荇菜交叉错杂,仔细一看原来是竹子与柏树的影子。”的视频让初中学生观看,能够帮助初中学生了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文言文的理解。初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运用电子白板学习,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增强对文言文学学习兴趣,从而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利用情景教学,记忆文言文内容
        为了提升考试的成绩,满足现阶段学习的要求,初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还需要记忆文言文的内容。初中学生记忆文言文的内容,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培养独特的气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缺乏教学的手段,影响了初中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准确记忆,限制了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为有效的记忆文言文的内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教导初中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过程中,可以让初中学生分别扮演庄子及惠子进行情景演绎,以此增强初中学生对这篇古诗词内容的记忆。即,
        庄子:“你看,鲦鱼在河水里游来游去,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这是鱼的快乐。”
        惠子:“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是鱼的快乐呢?”
        庄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可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个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请你回归最开始的问题,你问‘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初中学生在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其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演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庄子与惠子的思想,感知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有效增强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
        三、使用小组教学,提升文言文成绩
        初中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提升学习的成绩是学习的关键目标之一。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文言文的成绩,可以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活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小组教学是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认知自身的不足,使学生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限制了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初中学生文言文成绩的提升。因此,为了提升初中学生文言文的成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使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教导初中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北冥有鱼》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初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自主进行学习。学习小组通过查阅古汉语的字典以及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能够理解《北冥有鱼》的基本含义,增强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学习小组通过查阅历史书籍,能够了解到“《北冥有鱼》是《庄子》中的内容,此文章的主题是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庄子本命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因为在当时腐败的社会中无法实现自身的抱负,所以创作出《逍遥游》,以展现自由的心灵。”的文学知识;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分析及询问教师,能够得出“《北冥有鱼》先通过大鹏与蜩与学鸠的对比,阐释了大与小区别,从而引申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等文学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初中学生科学学习的习惯,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的成绩。
        四、拓展课外教学,丰富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蕴含了众多领域中的文化知识,不仅需要学生学习课内的文言文知识,也需要学生学习课外的文言文知识。初中学生丰富文言文的知识,能够拓展精神的世界,促进智力的发育,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只依靠教材教导初中学生,限制了初中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提升,影响了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有效发展。因此,为了增强初中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拓展课外教学。
        例如:教师在初中学生假期时间,可以组织初中学生去图书馆阅读文言文的书籍。即,初中学生阅读原版《山海经》,能够开阔学习的视野,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培养想象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语文写作能力;初中学生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的句型、语法等知识,培养文学的素养,提升语文的学习成绩;初中学生阅读《史记》,不仅可以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底蕴,还能够认知更多历史的典故,增强文化学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教师还可以在操场上举办文言文竞赛,使学生比拼文言文的文化学识,能够让学生感受学习文言文的氛围,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拓展课外教学,可以改变只依靠教材教导初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增强学习的手段,为初中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是现阶段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学习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情景、小组等教学方式教导初中学生,能够帮助初中学生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使初中学生记忆文言文内容更为牢固,丰富初中学生文言文的文化学识,促进初中学生学习的良好发展。初中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科学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效率,推动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春莲.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对策[J].读书文摘,2015(02):230-231.
        [2]许冬晶.初中语文课程文言文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2):127-129.
        [3]范剑萍.初中文言文助读教学突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