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沈春雷
[导读] 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审美教育,把这种教育方式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注意使用音乐的美感去感化学生,同时使用音乐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完成对学生内心世界的陶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准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使其能够养成一种非常高尚的道德情操,持续地提高学生在音乐审美上的能力。学生是少年成长发育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的性格各异,同时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尽管这样,学生仍然会受到外

沈春雷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第二中学  663600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审美教育,把这种教育方式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注意使用音乐的美感去感化学生,同时使用音乐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完成对学生内心世界的陶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准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使其能够养成一种非常高尚的道德情操,持续地提高学生在音乐审美上的能力。学生是少年成长发育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的性格各异,同时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尽管这样,学生仍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因为年龄制约而导致自身的自制与辨别力仍然需要加强,这时的学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使用音乐情感去感染学生,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8-01

        引言
        音乐的魅力是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律动下感知美、认识美、享受美,引领学生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感。加强音乐课堂的情感教学应用,能够充分彰显音乐学科的独特魅力,培养音乐学习情感,辅助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特别是对处在叛逆时期的初中生的教育中,以音乐为载体渗透情感教学,可以增强学生情感认知体验,健全学生人格,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引导
        音乐创作作为音乐艺术的实践形式之一,其创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一首优秀的创编音乐作品需要保障歌曲词、曲的风格意境相统一,比方说,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中明显借鉴了河北民歌《小白菜》委婉凄凉的情绪内核以及音调骨架、《好汉歌》也巧妙地融入了河南民歌《王大娘补缸》那种泼辣明快的旋律特点、《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中借用了《祁蒙山小调》质朴豪放的音乐内核等,从以上歌曲中可以看出,创编工作明显为乐曲带来了新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情感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的空间,鼓励其自行开展音乐创作,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对学生思想的局限,提升其音乐创作能力与艺术审美眼光。



        比方说,在进行《军民大生产》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回忆在进行拔河比赛的过程中,体育老师所喊的号子是什么样的;其次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马季的相声《劳动号子》,要求学生指出视频中号子的类型,并邀请学生欣赏由军民大生产改变的打夯歌,要求学生跟随节奏模仿打夯的动作;再次通过教学生演唱《军民大生产》,并由学生模仿劳动中的各类动作以及喊号子的方式,令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所展现的情感;最后我将班级内的学生依照座位分成了5个小组,并给予学生1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依据歌曲的情感对其进行创编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敲击、搬动座椅的方式表达劳动的场景,有的学生将音乐演唱、朗诵与舞蹈等形式结合到一起的方式表达劳动的景象,但学生的表演大多比较零碎,没有完美地将《军民大生产》的整体表现出来,此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共同分析表演中与歌曲内容不相适应部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并要求5组同学共同讨论,将各类表现形式组合到一起,进而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加以完善,确保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变化。
        二、尝试模仿学习,了解情感的表达
        当学生了解了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感情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要如何应用音乐元素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情感来感受音乐元素应用的方法,然后在模仿表演时能够抓住情感表达的要点。以引导学生学习《希望的田野》这一首歌为例,教师可以让去听原唱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发现如何应用音乐元素来传递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高音和低音来分别演唱第一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体会应用高音演唱和低音演唱的区别。此时学生发现,通过低音容易传递出一种庄严、严肃的感情,而高亢的高音则能够强调出一种希望的感觉。教师又引导学生关注这首音乐的节奏,学生会发现“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旋律非常欢快,这能够带来欢乐的气息。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节奏、旋律对情感表达的影响,从而对作品有着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要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音乐作品是如何应用音乐元素来表达感情的,在了解了这一点以后,学生将会初步理解音乐元素应当如何应用。
        三、通过营造情感教育情境,激起内在情感
        情境教学法在情感教育实践当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音乐教学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深刻感悟与体会音乐艺术的平台,增强学生多重感官的参与热情,并影响学生的不同感官,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品味感受,促使学生在音乐活动当中产生更大的激情。在营造情感教育情境时,教师要做好对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现音乐作品,为学生品味情感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军民大生产》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这是一首劳动号子,展现出了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情感,不管是歌词、节奏还是整体旋律,都展现出了积极劳动的画面,展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态度。为了营造情感教育情境,提高学生的融入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还原画面,播放稻田当中军民合作共收稻谷的场景,感受军民同心共贺丰收的良好氛围。学生在画面的带动之下,重新聆听和品味这首作品,就更能够感受到音乐情感的魅力,并被其中的乐观精神感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要求广大初中教师持续地进行课堂研究,针对学生自身的喜好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出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分析,将这些内容和音乐教材保持融合,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永玲.探讨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J].科普童话,2020 (19):63.
[2]董健.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89-90.
[3]徐瑞.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 (18):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