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 黄萍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黄萍
[导读] 德育在任何一个教育时代都不能被轻视,在当前以及未来的教育时代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程,其课程教学用时长,课文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可作为德育的引申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尝试性地结合学科教学优势渗透德育。

黄萍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冯川镇第三小学  330700
【摘要】德育在任何一个教育时代都不能被轻视,在当前以及未来的教育时代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程,其课程教学用时长,课文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可作为德育的引申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尝试性地结合学科教学优势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融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0-01

        引言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是最基础的,并且也是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换句话说,学好小学语文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渗透德育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的融入可以推动现有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让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粉笔+黑板”式教学,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建设。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能以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为中心培育学生道德品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
        (一)结合语文教材融入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诗篇和文章都和德育教育相关,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锄禾”和“悯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给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生活情感,以此可以充分发挥德育元素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比如,学到部编版“锄禾”这首诗歌时,当学生对这首诗的意思有所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古诗,并且多搜索一些题材相似的教学材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偏远山区孩子的艰苦生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生活中能主动珍惜食物,保护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一般情况下,古诗之中都蕴含丰富的品德内容,品德能够通过古诗孕育、古诗将品德所涵盖。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规范,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语文德育教育模式
        在现代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也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语文的德育教育模式,从而进一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德育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需求。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开展有趣的语文教学活动,定期带着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不要一味地局限在教室中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中与语文教材相关的事物,找出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之后详细地分析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点。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合理对小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学好语文知识,实现良性竞争。比如,学到《坐井观天》的寓言小故事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先教会学生用全面的目光看待事物,不要只在乎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寓言小故事表演大赛,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表演自己选择的故事,最后详细阐述其核心含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选择与《坐井观天》相关的主题,这样学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核心含义,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德育知识。
        (三)组织教学活动,巧用节日契机
        我国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文明国度,在岁月的更迭中,为了纪念历史上某位重要的人,或者是纪念某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设立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和建军节、国庆节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殊的节日,对学生实施教学启发,一则让他们铭记传统的节日,二则,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精神领域的熏陶,陶冶学生情操,荡涤学生的灵魂。例如,端午节前夕,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试着练习包粽子,然后将包好的粽子带回家给父母品尝,一则达到了铭记端午节,纪念爱国贤士屈原的目的;二则,也可以借此机会感恩父母,让父母品尝到孩子亲手包的粽子的甜蜜。另外,在国庆节和清明节前后,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给因抗战斗争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献花、扫墓,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德育内容,在品读环节重点渗透德育知识,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文章和诗词散文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累积丰富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家财.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47-349.
[2]胡大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N].山西青年报, 2018-12-08(004).
[3]周忠.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8 (3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