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李玲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必备的内容,如果让学生喜欢上朗读,那么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有利的影响,只有让学生学会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奠定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质量提升。朗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较难集中注意力到课本上,致使朗读训练的难度变大

李玲    容县石寨镇霄垌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2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必备的内容,如果让学生喜欢上朗读,那么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有利的影响,只有让学生学会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奠定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质量提升。朗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较难集中注意力到课本上,致使朗读训练的难度变大。因此,教师需要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微朗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朗读”;小学语文;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91-01

        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一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教师想要激起他们对于朗读的兴趣。采取“微阅读”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受学生欢迎的寓言故事。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比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边读边演等方法。学生读完之后,教师要予以鼓励,让他们喜欢上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语文的文字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
        一、教师领读,用情感感染学生
        在进行“微朗读”教学时,教师需要起到示范作用。用正确的普通话和感情来朗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朗读,用抑扬顿挫的朗读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积极参与进朗读中,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读音,熟练之后再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主发挥。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结束朗读之后提问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能够将朗读技巧掌握的更加熟练。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加入“微朗读”,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
        二、丰富朗读形式和方法,带动学生融入朗读过程
        朗读本身就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想要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朗读形式的方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朗读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都是教师要求齐读,这样很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读。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读一遍课文,课堂的时间也不够充足。所以经常会出现照顾不到所有学生的情况。基于这一考虑,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只读几句话,既可以保证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也可以方便纠正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这样将会有效提高“微朗读”的效率。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可以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变得更加有感情。使每个学生都能增强朗读的自信心,喜欢上朗读,主动的去朗读。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添朗读趣味
        在朗读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朗读变的不再枯燥,可以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进行朗读时,多媒体播放于学生朗读内容相对应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可以对朗读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吗,增加了朗读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上朗读。



        四、展开竞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展开竞赛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朗读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时,会将朗读技巧掌握的更加熟练,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会更多阅读技巧和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学生自己会进行一次查漏补缺,因此举办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身朗读水平。
        五、重视课外朗读,巩固教学效果
        想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是朗读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上的文章大多缺乏趣味性,较难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找到适合他们朗读的文章,有效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朗读。大量的朗读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朗读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积累一些课外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语感。
        六、合理评价,激励朗读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朗读兴趣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将会大大加强他们对于朗读的兴趣,更见努力学习朗读。但如果教师只是对他们有负面的评价,将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会影响他们朗读能力的提升,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其他能力的学习。
        七、注重讲解,增强学生对朗读材料的理解
        看不懂朗读内容也是降低学生朗读兴趣的一个原因。因为学生不能理解所朗读的内容,致使他们不知道怎么进行流畅的朗读,不能激发出他们对于朗读的兴趣,甚至好可能会对朗读出现排斥心理。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需要先将朗读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之后,再组织学生朗读。
        八、指定奖励机制,激发朗读兴趣
        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奖励”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词。所以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朗读。教师可以每次在上朗读课时,选出一名朗读的最好的学生,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或者颁发奖状。学生为了能够获得奖励,会更加认真的对待朗读,因为每次阅读课都会选出朗读的最好的学生,所以每次阅读课学生都会认真的准备,这样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然后逐渐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到朗读的乐趣,在此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九、总结
        与传统朗读教学模式相比,微朗读更具有优势,因为它更加的灵活和精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而不是硬性的要求学生完成朗读,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具体可以通过教师领读,丰富朗读形式和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竞赛,重视课外朗读,合理评价,注重讲解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志明.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祁莉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3]党建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