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林建英
[导读] 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方式,营造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知识。

林建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稔海小学
【摘要】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方式,营造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3-01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其表现形式简单、丰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英语词汇记忆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运用大脑的机能,利用思维、记忆、阅读的规律,帮助学生平衡发展逻辑、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潜能。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图文特点,将词汇的中心与颜色、图像等建立记忆连接,让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快速记忆英语词汇。
        例如,在“Do you like pears?”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准备课堂中会用到的水果实物或图片。接着教师进入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融入在教学中,“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吃水果,谁能来说说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使用简单的问题与生活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着导入新课“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与水果相关的英语词汇”将“fruits”进行板书,这就是本节课的主题。然后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水果图片并对水果的单词进行讲解,比如“pears(梨)在黑板上贴上梨图片”并询问学生“Do you like pears?”引导学生说:Yes,I do/No。其他水果的教学方式以此类推(apples/oranges/peaches),在讲述完所有的水果单词后,教师将问句和回答进行板书,并将贴在黑板上的水果图片与“fruits”相连接(使用多种颜色进行连接)。使用颜色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水果图片让学生说出水果的英语单词反复练习加深记忆,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看到水果和fruits就能够联想到多种水果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和指导学生单词的读音。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环节,使用“Do you like pears?”的句式与同学进行问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果词汇和问答句式的记忆。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英语小游戏,教师随意指黑板上的水果,学生抢答老师所指水果的英语词汇,教师的速度可以由慢到快,增加游戏难度,不仅增加课堂的有趣性,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快速记忆英语词汇。
        二、英语阅读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章阅读是教学难点,文章中含有大量的新单词和短语句式,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使用对文章内容逐字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还对学生的散发思维发展有限制。而思维导图的建立能够将文章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展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易于建立知识结构,在阅读课文时利用思维导图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考水平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和了解,提取文章的中心点和主题,其次教师准备好与文章相关的图片。接着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教学主题,“同学们你们放假期间会去哪度假呢?”提出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老朋友Wu Yifan和Amy去了那度假。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式阅读,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阅读文章,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接着教师将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板书“holiday”,当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并将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板书,构建思维导图。“What are they about?Where did Amy go last winter holiday?”以及“What did you do/Where did you go/there?”并将准备好的图片贴在相对应的句式旁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和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联系上下文猜测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通过问题和工具书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思,以及文章中包含的句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浅读文章,将自己已学的知识应用在文章阅读中,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并为学生梳理、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展现的文章结构,再次阅读文章,并借助工具书和思维导图轻松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联想思考、发散性思考的能力。
        三、英语知识输出
        英语教学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使用背诵记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对话的表达方式。但是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常常背了下句忘了上句,只在乎文章内容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输出。思维导图的突出性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记忆中的关键性因素加深记忆,在英语活动中感受到英语的乐趣,敢于、善于将知识输出。例如,在pep六年级下册复习单元中,可以通过以下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思考、输出、归纳和巩固。

        总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和文章内容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文章演绎中根据思维导图中关键性词汇或图片能够联想上下文内容,将注意力从记忆文章内容转变为输出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方式,营造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知识,并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季敏.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下旬刊),2016,000(010):110.
[2]余芳燕.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 2017:105-105.
[3]厉欣.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 000(051):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