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激发学生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吴红
[导读] 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的体验进行改革创新,要让学生在更加有趣的氛围当中学习语文,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基于此,以下对有效激发学生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吴红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科中心  674800
【摘要】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的体验进行改革创新,要让学生在更加有趣的氛围当中学习语文,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基于此,以下对有效激发学生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1-01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执行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的理论方针,有助于促进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升级教育思想,为兴趣教学与优化教学建立基础;优化教学手法,落实激发学习兴趣与优化教学的理念;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持续巩固学习兴趣,检验优化教学的成果等方式方法,以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优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升级教育思想,为兴趣教学与优化教学建立基础
        为有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升级教育思想,为兴趣教学与优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建立基础。首先,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为兴趣教学与优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可行性。其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优化教学理念的实践者,教学优化的效果与其息息相关。最后,教师可恰当的在教学环节上进行创新,充分与时俱进,增加初中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初中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阅读教育类等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保持自身理论常备常新,为兴趣教学与优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根本保障。例如,人教版教材中朱德的一篇记叙文《回忆我的母亲》,教师就该篇文章进行教学,则应当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进行优化创新,充分结合当下初中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进行教学,并且在课堂中增加初中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的对《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进行思考。如教师在课堂中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说一件关于自己和母亲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同时也愿意探索该篇文章,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自身也应当就“母亲”这个话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在课堂中融入更多自身的感情色彩,从而使同学们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发现知识、体会情感。
        二、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要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去“撒网捕鱼”。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从而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读文章——品词句——议疑点——练技能”的自主学习模式。读文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自读,在读中品味,从读中受益。同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读出文章所饱含的感情来。教师还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定下了不同的朗读基调,让学生在自读中选择朗读的方法。通过反复地朗读,让他们品味文章所含的感情。品词句。每篇课文都有不少好的词句。笔者教给学生“勾、画、点、圈”和标上重点记号的方法,坚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工具书解决重难点词句的含义外,还会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思考: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或这个句子?换另一种说法行不行?为什么?于是,为了寻找答案,他们就会自觉地慢慢品赏这些词句,通过品赏词汇,进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议疑点。学生通过自学,对弄不懂或模糊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当学生把这些疑点反馈回来的时候,教师不是当场解疑,而是让其他自学后有不同看法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优化教学手法,落实激发学习兴趣与优化教学的思想
        为有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法,使激发学习兴趣与优化教学的思想得到有效落实。为此教师首先要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或依托多媒体的力量为教学注入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也应当在自身的教学语言动作上进行创新,语言是教师和同学交流沟通知识的桥梁。因此,通过教师优化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生动性,则可提高同学们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同学们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愿意探讨教师所教学的知识,自主的发现教材中的语文内容。最后,教师可积极的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文章,通过思维导图推动学生积极地与同学以及老师讨论语文知识,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效率,并且通过思维导图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为学生用多媒体播放冬天的视频或图片,并组织学生对景物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寻找冬天相关的古诗描绘景色。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多媒体视频这种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点十分契合,因此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化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在课前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开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和手段,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愿学,这样才能够把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学好,为其他学科铺设一条金光大道,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成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15):124-125.
[2]张俊艳.情感共鸣兴趣激发——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0(43):51-52.
[3]颜永.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9 (1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