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李翠
[导读] 在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中,对阅读的定义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包含着识字写话、思维逻辑和树立价值观的任务,是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李翠    广西省南宁市横县横州镇中心学校  530300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中,对阅读的定义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包含着识字写话、思维逻辑和树立价值观的任务,是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75-01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在养成。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加引导,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核心素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也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作品随意选择
        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绘本选择方面存在较强的随意性问题,主要是因为现在绘本可选择性太多,教师很难在选择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且现在很多绘本都没有形成相对典范的教材,这就给教师选择绘本带来了一定影响,无法选择真正有价值、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
        (二)学生缺乏自主性
        低年级孩子年纪偏小,学习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加之阅读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自能阅读相对兴趣较低,学生难以长时间坚持自主阅读。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及时转变,阅读教学中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轻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常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转变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阅读教学,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不符,这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特征,科学选择教学手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在低年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起来自觉性不高,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但在高年级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乌鸦喝水》《雪地里的小画家》等多是内容简单、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应在课堂中把握教学时间,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应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做好重要知识点和娱乐放松的合理安排。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进行小组讨论、听故事或做游戏等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营造课堂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营造轻松互动的课堂阅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对亡羊补牢进行情景再现。由一生扮演“大灰狼”,部分学生手拉手做为羊圈围墙,其中两位相邻的同学手松开,做为缺口。其他同学在围墙里面,扮演小羊们。一学生从缺口部位陆续抱走小羊。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了不在丢失更多小羊同学们该怎么办呢?结束后,由同学相互讨论。情景再现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相互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及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参与的兴趣。
        (三)将绘本穿插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借助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绘本作为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在必要的时候引入到教学环节中,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保持持久的兴趣,主动探索语文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升华学生的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一篇成语故事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更适合小学生,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课堂开始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之前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学生开始动脑想,很快学生就说道:“有守株待兔,有刻舟求剑,有揠苗助长。”“对了,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它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亡羊补牢’。”为了让学生对这一个故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亡羊补牢》的绘本,将绘本穿插到故事教学中,以发挥其辅助教育功能,利用绘本中简单富有童趣的图画让这个成语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启示,继而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的道理。
        结束语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让阅读教学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体验。当前阅读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语文教师要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对应的教学对策优化当前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阅读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一化.巧抓语言训练点——小学语文低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吴淑卿.探究多元教学策略优化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9(49):67.
[3]陈月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华少年,2019(1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