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赵伟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赵伟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语文阅读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重视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了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为基础进行分析。

赵伟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李二庄中心小学  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语文阅读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重视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了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为基础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72-01

        引言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帮助学生融入到阅读之中,体会阅读的魅力以及乐趣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帮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在面对阅读能力和阅读热情参差不一的学生时,可以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活跃阅读课堂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一、情境创设及其艺术性与实效性分析
        情境创设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指教师以学生的阅读内容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令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阅读内容及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意识。它是一种兼具艺术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1、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需要遵从学生目前阅读的内容,一般以教材或教师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出自名家经典之手,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鉴赏性,能够令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除此之外,为了令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教师需要遵循阅读的逻辑性来编排相关情境,既要符合阅读的最终走向,符合阅读的核心价值观,又要照顾到学生目前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令学生沉浸在阅读情境中,真正启发学生的思考。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阅读热情,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情境中,教师的引导能够启迪困惑的学生,令学生自主思考阅读过程中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在情境创设中,教师一般会以阅读内容或生活内容为基础创设阅读情境,这些情境能够令学生感到熟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而学生在阅读技巧下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也能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1、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创设阅读情境,提升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熟悉感与代入感。语文阅读通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都来自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对于生活现象以及道理的理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积极以生活为主题创设阅读情境,诸如在经典寓言《乌鸦喝水》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乌鸦究竟做了哪些举动才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最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来验证乌鸦喝水的方式是否正确。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教师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视角阅读文本,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提高自己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
        2、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沉浸到阅读文本中。在此,本文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阅读材料大量的描写了春天的绚烂,充满艺术的美感,教师在阅读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春天万物生长、复苏的视频,以及阅读音频,帮助学生沉浸到《春》所创设的美丽、绚烂的春天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对阅读的热情。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帮助学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理解文本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意象,进而沉浸到阅读当中。
        3、语文教师应当以阅读文本为基础,为学生创造独具特色的艺术情境。首先,语文教师可以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带领同学分角色扮演,令同学感受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的特点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人物活动。表演是令学生参与课堂、参与阅读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为学生创造阅读情境,由学生自己表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带动学生阅读文本、领悟文本内容以及人物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配以不同的音乐,通过音乐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入阅读之中。音乐作为学生阅读中的背景音,能够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沉浸在阅读情境之中。教师可以以舒缓的纯音乐为阅读背景,将音乐与阅读结合,令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阅读文本的魅力。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以及阅读文本的艺术鉴赏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是教师提升学生阅读热情、提升阅读技巧以及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阅读文本以及音乐等不同的内容丰富阅读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可沉浸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阅读技巧以及对于阅读的热情,为培养阅读素养高、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秀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外语文,2020(34):135-136.
[2]黄蓉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84+170.
[3]马万花.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42-143.
[4]王菊霞.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分析[J].新课程,2020(3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