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周晓会
[导读] 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可以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实现快速解题、答题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目前运算依然是学生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做好运算教学指导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周晓会    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山东  威海  264308
【摘要】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可以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实现快速解题、答题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目前运算依然是学生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做好运算教学指导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0-02

        1初中数学学习运算存在的问题
        1.1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容易出现运算错误
        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明显提升,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数量比较多,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对于基础概念、公式容易存在掌握不牢的情况。此外,当前数学教学存在“轻算理重算法”的情况,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公式等基础的推理,导致学生在遇到数学变式时很难快速调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初中学生眼高手低,运算能力明显不足
        眼高手低、运算能力不足也是当前初中学生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数学运算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在于是否理解数学内容而不是开展数学运算实践,导致学生数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在学生计算中非常普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计算和学习的信心。
        1.3学生缺乏运算技巧,无法实现快速求解
        数学知识具有多重思维和多种解析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技巧的学习,实现快速求解的目标。但从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来看,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限,无法实现基于运算技巧能力的合理应用,在解析过程中一种思维、一种方法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共性模式,无法对学生达成有效指导的发展目标。初中数学运算技巧对学生运算效率非常关键,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质量,而技巧性在不同的数学知识中有不同的体现,包括有理数的运算技巧、实数运算技巧、方程运算技巧等,无论哪种数学运算技巧必然是基于运算逻辑和基础概念而生成的运算逻辑。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计算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累计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运算的技巧内容,以避免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同时运算的技巧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指导的方式实现数学运算技巧的渗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一般性规律,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的整体能力和运算的质量,实现有效运算的目标。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1突出主体,提高效率
        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计算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需要学生不断训练,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盲目追求“熟能生巧”,因而开展“题海战术”,不仅自己身心俱疲,还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得不偿失。
        针对以上问题,就要求教师从传统单一、机械的教法中跳出来,借助精练激发学生,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练习,不断提高正确率。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方程的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习题:
        请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并针对每一题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
        ①x2-4x+4=0;
        ②(2x-1)2=(x+3)2;
        ③2x(x-6)=3x+1;
        ④x2-6x+12=0。
        在解方程时,可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其针对每一道题进行多次解,在练习中巩固方法,还可以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里汇报自己的发现,并得出一致的结论。在这一基础上,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学生比较,深刻体会到不同方法在同一题、不同题中的效用,以此学会根据问题特征选取合适的解题方法。此外,在掌握不同方程解法后,在实践问题解决环节,就可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鼓励其思考、解决,这样便能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在当下的教学中,“精炼”要比“撒网”练习效果更好,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行性更强,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落实个性化教学,能满足群体的需求。因此,要灵活运用这一方式,将有限的训练不断优化,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2.2巧设数学难题,提升应变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会为学生灌输不同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会觉得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难感受学科的魅力。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自己的教学内容为主,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这些智慧题目不断地启迪自己的智慧,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比如,经典的数字游戏,教师在课堂上列出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然后让学生在算式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在这一游戏中,学生会反复地思考可能的数字,并且结合相应的运算规律来进行猜测,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也能够感受到思考所带来的快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经典的数学智力题,如:将1988表示成28个连续偶数的和,那么其中最大的那个偶数是多少?在解决题目时,学生需要合理分析题目条件,并且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运算规律不断地进行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灵活地思考。
        2.3注重计算训练,增强计算能力
        实践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方法,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必须要加大计算训练力度。比如,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了一些的计算方法之后,会让学生自行进行课后练习,但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他们在课后不会主动练习,在这种情形下,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加大训练力度。
        比如,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前设置相应的口算能力训练环节,教师利用电子显示屏随机滚动展现不同的算式,学生需要采用心算的方式来得出相应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讲述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之后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在长期的计算训练过程中能够养成更加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4指导方法,提升运算技巧
        数学运算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渗透运算的技巧,通过运算技巧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质量和能力。运算技巧与方法需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不同解题方法的模式和渠道,通过方法的合理应用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以此提升初中生的运算能力和技巧。初中生应具备一定的运算技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自身进行合理的应用,只有技巧应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运算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这一能力的重视,着重训练;一方面要兴趣导学,结合实际采取合适的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积极反思,逐步加深计算感悟,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永兴.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76-77.
[2]曾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08.
[3]蒋绍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计算题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 5(2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