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真成长”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李蕾蕾
[导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园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把园本培训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活水”来抓。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针,以教育实践为背景,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园本培训中不断探索适宜的方法策略,不断引领教师在园本培训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让处于不同结构层次的教师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李蕾蕾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幼儿园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园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把园本培训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活水”来抓。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针,以教育实践为背景,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园本培训中不断探索适宜的方法策略,不断引领教师在园本培训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让处于不同结构层次的教师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园本培训;教师;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59-01

        一、坚持一个导向: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真保障”
        我们为了使幼儿园园本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幼儿园出台了《园本培训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园本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积极性,把教师园本培训工作纳入《教师月考核条例》等等,加强园本培训活动常规管理,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新的教师观强调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关注教育过程,注重教育意义的实现。园本培训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走进幼儿园,成为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工作,融入了教师的生活,是基于教师生命质量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二、明确两个基本点: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真价值”
        基于幼儿生命的成长:基于幼儿生命的成长的核心就是站在幼儿的立场,发现幼儿、引领幼儿。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幼儿,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幼儿立场上。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幼儿和对待幼儿。只有真正认识幼儿和发现幼儿,才能坚守幼儿立场。
        基于教师教育生命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生命是一个顺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个体提高和群体发展互动的过程。生命教育理论之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的核心任务是不断地发掘、培育和发挥自身的生命意义,为幼儿的生命发展奠基,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赋予自己的生命新的内容,充实生命的意义,这是教师教育生命的最高尊严,从而真正做到用生命感染生命,用生命激励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
        三、把握四大原则:重构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真自主”
        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立足于幼儿园长期积淀的“平、合、真、乐”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宽松的环境,开展富有内涵、趣味的园本培训活动,尽可能地使教师更多地体验学习、工作的快乐,从而重构教师发展的自主化进程。
        园本培训的“平”:基于需要,适时引领。园本培训是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水平,根植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依托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培训活动。它既要适合教师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教师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教师的生活来选择教师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教师的经验和视野。
        园本培训的“合”:因人而异,个性发展。园本培训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经验、有着个性特点,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为教师创造充分的机会与条件,引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富有个性地成长。



        园本培训的“真”:互相渗透,真实感悟。“情意、知识、能力”三位一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全部内涵,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培训内容,并渗透于教师生活、学习、工作等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培训方法的交互作用,把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精髓,才能深爱教育。
        园本培训的“乐”:自主实践,寓教于乐。教师是园本研修的主体,我们必须唤起教师自我成长的主体意识,让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为实践,这是教师内隐的理论和思维过程就得以外化,个体就能由此互相了解和共享各自所持的内在理念和彼此的思维过程,并能够开始实现各自观点的交汇、包容、相互启发、激荡、冲撞、以及不断地来回互动。
        四、实施五项策略:聚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真体悟”
        策略一:综合性内源学习策略。
        无数成功的教育家用他们的成长经历为我们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园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各种互动研训活动、成立教师专项工作室、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让教师在感受不同学习带来的收获的基础上激发教师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发自内心地把学习当作生存的基本需要,提升精神境界和专业水准。
        策略二:多元性领袖角色策略
        园本培训组织过程中的“领袖”,不单指领导,还包括园本培训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我们转变“领袖”的角色意识:“领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应成为教师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努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策略三:体验性自主实践策略。
        注重参与实践的自主性。当让一线的教师真正成为园本培训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时,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这样才能完全展露出作为园本培训主人的姿态,找到那一份当主人的自由与尊严。
        注重实践过程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本身蕴含了无限乐趣,在探究未知、发现新知的实践持久深入,点点滴滴的感受厚积成独特的体验。因此,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格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构筑起更为坚实的成长平台。
        策略四:双赢性对话反思策略。
        有哲人说过:假若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这就是对。在这过程中有语言的交流,有思想的碰撞。通过撰写案例、互动研讨等方式让教师互相了解和共享,因而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获得新的认识,并作出新的尝试,进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策略五:激励性教师评价策略
        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教师,倡导评价方式多样、评价标准多元,评价要以激励和促进为主,为促进教师的发展服务,使教师享受到成功的幸福感体验。
        通过园本培训来积淀和传递幼儿园的文化,实践中我们经历观念的转变和实践的思辨,充分唤醒教师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园本培训的传播者、代言者和提升者,促进每位教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共同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园本培训是一个无形的舞台,而教师就是这个舞台上灵动的生命与缤纷的色彩。舞台属于她们,精彩更是属于她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园本培训的道路上我们的老师必将成长得更快,走得更远,成为幼儿园的品牌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