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新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秦丽娟
[导读] 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是对课堂上知识的延伸和巩固,对课堂内容有着升华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更好的将课文知识转化为己用。相较于传统作业,它的优势在于对学生的视野开拓、个性展现、习惯养成和创新精神的激发。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新策略进行深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秦丽娟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小学  210044
【摘要】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是对课堂上知识的延伸和巩固,对课堂内容有着升华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更好的将课文知识转化为己用。相较于传统作业,它的优势在于对学生的视野开拓、个性展现、习惯养成和创新精神的激发。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新策略进行深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后作业;布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51-01

        引言
        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便是巩固并内化所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学生规划作业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完成知识巩固任务,从而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作业内容,以促使学生优化作业质量为基本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合理划分作业板块,间接帮助学生区分语文各项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的常见问题
        (一)课后作业以教师布置为主
        课后作业还是以教师布置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这种小学语文作业方式最为普遍,却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的教学主题相悖。当今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完成作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被动地完成作业并不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和语文教师“唱反调”的情况,例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做作业等,这就违背了小学语文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与初衷。
        (二)作业完成过程的问题
        很多学生只重视自己有没有完成作业,而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这体现在有些学生随便写作业,而不在乎写出怎样的作业。他们认为,如果教师认为作业质量不高,自然会提出修正的方向,到时再去改作业,当然如果教师没有提出修正的方向,他们就侥幸过关了;有些学生则直接向其他学生借作业来抄袭,或者在网上找答案来抄袭。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新策略
        (一)布置丰富性作业
        倘如作业多样化且非常有趣,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愿意去完成的作业,这样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有益,也可增进师生关系。例如,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时,这是一篇故事文,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非常适合学生们角色扮演。这个作业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与朋友或与家人共同完成。作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增强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为什么要选择这类课文对学生布置这种可供选择的作业呢?一是有的同学害羞,不愿课堂表现,那么课后扮演学习也不乏是一种好的选择。


二是因为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篇幅较长,学生不乐意去阅读,那么通过游戏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进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理解。三是还能拓展友谊与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二)布置趣味活动类作业
        传统课后作业之所以带给学生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内容枯燥、形式陈旧。因此,出于减负增效的考虑,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活动类作业,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比如,教师会带领学生在课下开展“猜词游戏”,游戏规则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游戏活动,教师针对词汇内容给予相应提示,小组派代表根据教师的提示并结合所学内容猜词汇并写出词汇,答对则加分答错则减分,教师给予最后胜出的小组相应奖励。学生被游戏的趣味性所吸引并积极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在主动参与游戏时有效完成词汇作业,从而掌握所学词汇内容。
        (三)布置引导式的作业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注意转变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即进行引导式的作业布置。首先,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例如,语文教师在布置课文背诵作业时,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背诵这篇课文,其能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哪些助力,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其次,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完成语文课后作业。例如,在明确课文背诵的目的后,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背诵课文,而不仅是通过生硬背诵完成作业任务。这样的作业完成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待作业的兴趣,还能够改善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其三,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即将每一次的课后作业当作一场比赛,以此增加学生对待课后作业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四)布置差异性作业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作业进行如下分层:针对全体—生字认读。这个任务是针对全体同学设立的。所有学生都必须读准字音、理解字义;针对中等生—归类及组词。这个任务是针对班里绝大部分同学设立的。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按照偏旁及结构对生字进行分类,并逐个组词;针对优等生—组新字、造新句。这个任务是针对班里基础牢固且能力突出的学生设立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文字游戏”,通过替换偏旁部首,将所学的字换成新的字。同时,利用本课生字和新组的生字造句。通过布置分层作业,教师使“学困生”建立了自信心,使“中等生”体会了成就感,也使“学优生”激发了挑战欲。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课后巩固环节并积极探索优化学生作业质量的策略,在合理划分作业板块的基础上创新语文作业形式,使学生在有效提升作业完成效率的同时,避免厌学生学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梅花.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8):67.
[2]曾云.探究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办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14-115.
[3]雷红梅.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