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段艳秋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段艳秋
[导读] 众所周知,德是个人立身之本。有着强健的身体,且才德兼备的人,才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起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的作用。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要求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的过程中,使他们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段艳秋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小学  657900
【摘要】众所周知,德是个人立身之本。有着强健的身体,且才德兼备的人,才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起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的作用。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要求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的过程中,使他们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有效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48-01

        引言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老师有效帮助、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老师首先要充分了解、解放学生天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有趣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进入育学习情境中,学生的这一内部动力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论述能够给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意义
        在校学习期间,小学生除了获得丰富充实的理论知识内容外,更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一个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发展都特别好的学生,才算是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小学生来讲,体育是一门关系自身体能素养和健康品质有效建设的重点学科。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理念,本着德体共育的教学原则,对具体的授课方法和战略举措进行有效更新。在体育教学领域合理渗透德育思想,加强德育举措的规范性落实,不仅能够改善课堂环境,让体育课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运动观念,并产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心理,支撑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相关体育运动,实现学生运动素养的效形成。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实现学生整体坚韧品格的有效形成。从而促进素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深层次的落实,让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形式化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老师们要注意不要将德育教育等同于简单的讲大道理,其中最忌讳的主要的表现就是形式主义、理论空话和喊口号,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整齐一致。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老师要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把握好德育时机的同时,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用具体的行为来让学生们直接切身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单一化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不一样的个人特色,老师们很难用单一的词来概括他们的学生,同样也很难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对待一群性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学生。但是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却很容易陷入单一化的怪圈,由于缺少对学生个人的了解,老师们的德育教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可能只能用老师认为最有效的模式来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型,这样的教育很难实现其真正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从非常规教学中挖掘德育资源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之所以与德育教育割裂,是因为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机械地挖掘体育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资源,忽视德育资源。课程标准中早已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挖掘体育项目中的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其实就是德育资源。以排球为例,其中的人文因素有排球的发展历史,排球训练的艰辛等。因此,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会将排球运动员的训练作为德育资源,向学生们讲述中国女排的日常训练,播放女排比赛视频等,使学生们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自主地受到女排精神的熏陶,塑造良好的道德认知,为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二)积极开展学生评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需要重视评价、分析、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例如,每周评比一次“品德流动红旗”评比奖,奖励日常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遵守规范、团结协作、行为规范的学生和团体,激励学生自觉的规范品德行为;考核评价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态度、日常的规范和文明礼仪等事项,引导小学生在日常活动和实践当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遵守纪律、规范行为。
        (三)游戏增趣,乐中明理
        游戏对于一节体育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中,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放松自己,有效地投入游戏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学生能够放松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就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学,因此在游戏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很多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相互促进和相互带动,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在借助榜样示范作用,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提升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德育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玉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对策[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244-245.
[2]杨建国.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161.
[3]王纪荣.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体育风尚,2019(11): 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