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陈芬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阅读教学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带领小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能够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汉字,所能够掌握的语文表达手法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更有利于他们接触和掌握更多的语文表达手法。当前新课标下对于学生减负大力倡导,学生们在学校之中学习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因此老师很难全程去对学生们的阅读练习情况进行监督,这种情况之下,家长的配合也就变得极为必要。

陈芬     四川省苍溪县苍溪天立学校  628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阅读教学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带领小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能够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汉字,所能够掌握的语文表达手法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更有利于他们接触和掌握更多的语文表达手法。当前新课标下对于学生减负大力倡导,学生们在学校之中学习的时间相对比较有限,因此老师很难全程去对学生们的阅读练习情况进行监督,这种情况之下,家长的配合也就变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实施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38-01

        引言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面窄、朗读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仔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很多学生宁愿每天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用在电子产品上,也不愿花半小时阅读书籍。二是阅读方法欠缺。教师对学生阅读缺乏指导、建议和交流,导致学生阅读随意性比较大,不能进行系统的阅读。三是阅读内容相对片面单一。学生更喜欢阅读文学书籍、流行漫画书,他们受自身认知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选择阅读的图书。教师推荐的读物偏教育性、科普性、知识性,不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家长不懂应该如何给学生添置图书。四是学生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很多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更不善于利用零散时间阅读。五是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的阅读指导缺乏技巧甚至是没有指导。
        一、家长以身作则,陪孩子共同进行阅读
        家长需要重视言传身教方法在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家长在不工作的时间也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家长可以将看电子产品和电脑的时间改成阅读纸质版书籍,努力让自己心情沉淀下来,学生在这时能将家长当成自己的榜样。家长不妨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和学生共同进行读书,并且与孩子对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交流,让孩子在对书籍内容进行理解的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另外,家长还要对孩子表达的看法认真倾听,这样能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思想动向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能够极大地缩短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二、每个年龄段都有合适的读物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重在绘本阅读,色彩丰富的绘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看图说话的能力;对于中年级学生,应重在童话、寓言、神话等的阅读,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深层意蕴的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重在小说阅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来读,包括童话、寓言、神话、道德故事、唐诗、科普读物等。


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和吸引学生阅读,同时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学校每学期初推荐的书目选择,二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当前认知发展水平来选书。学校可定期给家长推荐阅读书目。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突出问题,向家长推荐专业的教育书籍。例如,学生上二年级时,教师可指导家长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推荐家长阅读《读懂孩子》;学生上六年级时,教师可推荐家长阅读《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女孩青春期手册》等书籍。另外,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坚持阅读。
        三、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学生阅读兴趣加以培养
        小学教师选取学生语文阅读内容期间,不仅要保证所选择内容在思想上的积极性和健康性,还要注意挑选出一些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都比较相似的文章。所以,教师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努力提升学生们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强化他们对于语文内容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颐和园”这篇文章时候,尽可能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出具有起伏波动的效果,充分发挥自身文章赏析方面的造诣。教师通过生动和巧妙的讲解,能够把学生们对于文章的学习兴趣调动出来,并且在日常自觉地寻找一些相关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既定目标,使学生在不断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使自身自主学习的基础变得更为夯实和牢固。
        四、搭建平台,相互促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鼓励家长每天通过线上微信群打卡,以图文方式记录阅读进度,以视频方式分享朗读片段。教师据此来关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我还通过开展制作“好书推荐卡”、课前五分钟讲小故事、班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展示的平台,有效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活动巩固了亲子阅读的成果,也促进了亲子阅读的持续开展。另外,学校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可以和家长之间开通互动的平台,由此让家长可以参与到子女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教师和学生在远程平台上也能实时进行互动,这样能将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和创新性提升上来。另外,应用远程平台,学校还可以开展网络研讨会、班会等集体性的活动,和家长共享教育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着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保证家校共育方法落实得更为顺畅,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眼界,提升学生们的知识和见识,将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和家庭教育各个角落之中。
        结束语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健康和茁壮的成长,而且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后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高素养接班人。基于此,家长和教师就要通力合作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坚持学校教育为主导,而家长从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节奏。另外,教师还要努力用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将学生带入到阅读中来,使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开心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张海清.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J].新课程,2020 (43):178.
[2]丁玥.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0(43):225.
[3]魏桂芳.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