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孙洁
[导读]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教材和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和优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孙洁    安徽省合肥市卫岗小学  230011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教材和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和优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29-01

        引言
        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上进行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所讲知识相关的小故事进行说明,或者用故事的方法导入课程甚至代替知识说明。运用故事教学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样的学科来说,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不像语文数学那样的主要科目,有大量知识性的东西需要记忆,它更侧重于学生的理解,而通过故事教学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案例和知识,提供了现实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
        就目前教育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比较热门的一项研究话题,主要研究的是核心素养重要作用以及核心地位等,随着不断深入的实践教育,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对此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北京师大将这一概念分为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大类,然而,由于学科的不同导致其具有的特点也不同,而核心素养的确带有一定学科属性,为此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同时需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讲,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按时睡觉和起床、注重日常讲究卫生等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其二、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理念,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其三,通过这门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文明举止、诚实守信等品格。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故事教学法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童话元素
        每一个小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蕴含着美丽的童话故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使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要积极引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特征的、有针对性的童话元素,以此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热情,有效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童话故事向学生讲解不良习惯,使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同时鼓励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二)引导学生自主形成故事情节描绘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针对一些抽象知识采用传统说教的方式,学生理解比较有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听故事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事情,教师可以采用这个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假设同学们你就是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现在要组织“爱护环境”的活动,并且给予“环保卫士”的奖状。小区中小明和小红两家在打扫卫生,结束后爸爸让小明去扔垃圾,小明将垃圾随意塞进袋子丢在垃圾桶内,而小红则是把垃圾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塑料瓶子、硬纸壳等分别进行装袋,再将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放置在一起,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箱内,那么同学们你们应该将这个奖状给谁呢?不难想象这时同学们将会说给小红。这时教师需要紧着问同学“为什呢?”同学们纷纷给出自己的想法,由此教师可以引入主题,以此来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相关道德素养。
        (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发挥学生的智慧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故事教学法,目的是为了拉进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问一问学生诸如“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之类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当中,增强学生的带入感。同时,教师在故事的选择上,不仅可以使用课本上给出的拓展内容或者备课时准备好的内容,还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社会大众关心的话题,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同样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活学活用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为生活服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利用故事教学法,通过使用该种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录平.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96.
[2]张华兵.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现代交际,2019(21):206-207.
[3]费瑱.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8(07):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