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 李明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李明
[导读] 核心素养从始至终都是各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生物本身就具有十分明显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特点,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质,也决定了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对此,教师就需要认真分析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养成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

李明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  334000
【摘要】核心素养从始至终都是各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生物本身就具有十分明显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特点,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质,也决定了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对此,教师就需要认真分析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养成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14-01

        引言
        在我国人才兴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教育部门越发关注人才的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学历,而且要注重现代化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核心素养教育被逐步渗透到高中生物的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背景下不仅需要高中生生物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生物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所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阻碍了生物学科的发展以及生物人才的培养。
        一、设置小组协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科学地划分为数个小组。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小组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抢答,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成员回答不充分的问题。如果小组成员问题回答得完整,可以积分;如果答案由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整,则其他小组可得分。在进行期末评分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积分考虑其中,使其成为评分依据之一。
        例如,在讲授“人类遗传病”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因为这一部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有太大难度,所以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以指出相关遗传病可以遗传的主要因素,然后让学生展开相应思考、交流和调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使整体教学更具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促进观念构建
        生物教材中,承载着与生命观念涵义相关的重要概念、相应生物学事实。如“细胞是生物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面对丰富的教学素材,为丰富学生生命观念体验,促进他们对生命观念的构建,应精心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正如罗晓春所说:“情境教学可将具体知识和现实活动结合起来,驱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为培育学生生命观念核心素养,可创设一些任务情境,要求他们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画出对应概念图,于概念图绘制中渐渐形成生命观念。课堂上,还可创设一些合作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关于生命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模型,真实体验生命物质特点。


同时,可采取历史情境教学,用科学家身上的生命观念影响学生素质养成。蛋白质于生命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免疫、运输等作用,在利用任务情境促进学生生命观念构建时,可结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先为学生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片段,唤醒学生对蛋白质知识的学习兴趣,再要求他们自主阅读教材,自学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结构式等知识点。接着,为他们布置一个“蛋白质分子”概念图绘制任务,由C、H、O、N等内容出发,用氨基酸、蛋白质、基本单位等词填写概念图,全方位说明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化学键名称等概念内容。在整个概念图绘制过程中,学生们将深化对蛋白质这一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应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网络
        人在学习新的知识时需要一个吸收掌握的过程,高中生物学习亦是如此。学生都是从个体到群体、从细胞到生命、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学习积累起来的生物知识库,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学完之后往往不能运用到生活中呢?实际上是因为这些知识太多了,学生没有构建一个生物知识网络,面对生物知识时难以调动脑海中相关的知识内容和规律,所以不能有效解决生物问题,这也是学生缺乏生物核心素养的有力表现。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生物知识网络体系,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调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应用思维导图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是通过糅合了思维层次性、事物关联性的发散性思考去实现学习思考的可视化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运用者把学习到的所有生物知识以某一个核心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扩张,并以图文、颜色和线条等手段进行系统的整合,进而形成一幅层次清晰、逻辑形象、富有隶属关系的信息网络,深深刻画在学生脑海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逻辑能力和持久记忆能力。生物教师具体做法可以是在日常生物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地去为学生拓展知识,讲到某个知识的时候顺便提醒学生之前学到和这个知识点有联系的知识,让学生把各个零散的知识点通过某种内在的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在进行课堂生物复习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以要复习的核心知识点为中心,和学生一起展开思维扩张,画出一幅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使用这种方法。学生每次的学习都是新知识的积累和关联的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程是素养人才培养以及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科,我国教育环境的改善也进一步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进步,通过总结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经验以及目前生物课程的教学局面,引起各界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在高中生物的课程教学中汲取新的思想和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高中生物课程,利用核心素养教育指导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角度,鼓励学生对生物学科进行知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方斌.构建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J].求知导刊,2020(39):67 -68.
[2]乔亚玲,闵伶,邓自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65+69.
[3]贾海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园,2018,11(16):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