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莫映妮
[导读]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到某个知识内容,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精彩,更具趣味性,而且能够更加明确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突破理解的瓶颈。以微课为辅助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节省时间,符合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需求,更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更为主动地学习并探讨数学知识点。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莫映妮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西山镇永培小学  5372300
【摘要】微课是以视频为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到某个知识内容,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精彩,更具趣味性,而且能够更加明确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突破理解的瓶颈。以微课为辅助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节省时间,符合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需求,更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更为主动地学习并探讨数学知识点。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06-01

        引言
        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而微课的出现,不但解决了教师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微课具有范围广、容量小、传播快的特点,能把图文、声音与动画结合在一起,针对某一数学知识点展开教学,实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多彩。
        一、微课教学概述
        微课是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把某个教学环节或教学重点或难点等制作成视频,经过教师的剪辑制作成结构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内容的时间长度一般在10分钟内,知识以教学专题的形式呈现,具有碎片化的特点,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教学的限制,从而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微课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精心设计与构思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前预习观看、课上集中学习、课后有选择地进行复习观看,来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微课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可有效提升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根据教学调查报告可以得知,课前预习是学生可以有效把握课堂知识学习的方式之一,根据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提前学习,初步了解一下大致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更加容易理解教师的知识讲解。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自学,但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知识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讲解说明,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是自己无法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因此,在课前预习阶段,哪些是可以进行课前预习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掌握学习的,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利用微课,强化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还可以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因为圆锥与圆柱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圆柱体积公式,可以对圆锥体积公式进行推导,教师利用这一点,在微课中进行展示,但是注意的是可以推导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根据其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来构建思维导图框架,并通过微课件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根据简洁有效的思维导图,理清圆锥体积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件实验的简短演示,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增强学生继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演的信心,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运用思维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并且是有理有据的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操作的微课视频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证明学生的数学思路是正确的同时,也利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的心智与心理不够成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慢,而数学是一门复杂且抽象的科目,单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行。学生在观看时遇到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的友谊更加牢固。例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综合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课课件与视频,加深学生对此概念与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与分析提出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案,从而让学生拥有合作意识,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四)利用微课,巩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
        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相对比,微课内容可以进行反复的、重复的循环播放,这一特点的存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观察视频来学习,在第一遍分析不透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学习,直到最终掌握好难点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视频观看的时候,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疑问,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的观看视频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种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碍于面子不敢举手提问的现象。如,教师在讲解“圆的面积”推到公式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圆的推导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会利用这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结束语
        总之,微课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有效使用,要能平衡好微课和传统授课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应用微课,而不顾实际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随意应用微课。应用微课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是为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为了用而用。
参考文献
[1]王瑞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 2019(A5):93-94.
[2]范福荣.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9 (12):165.
[3]陈景敦.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