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蒋云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维认知特点等,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新颖、高效、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数学学习效率,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当地教学实情、以及教学资源等,为小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鼓励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认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对制约学习兴趣

蒋云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弓河小学  657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维认知特点等,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新颖、高效、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数学学习效率,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当地教学实情、以及教学资源等,为小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鼓励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认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对制约学习兴趣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03-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维认知情况等,为学生创设适宜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学校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环境的恶劣,教师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逻辑认知能力等得到发展与提升,从而全面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意识、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激发,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价值性,保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端正态度、树立自信、锻炼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都在发生变化。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具体课堂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帮助学生进行优化和纠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意识,提升学科综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可以知道,制约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家长文化素质低,无法辅导学生进行家庭学习;或者就是家长只顾打工、种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监管不到位;第二,小学生自是不爱学习,思想和行为过于懒惰,导致小学生养成了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不善于思考,也不能对数学学科学习产生兴趣。第三,教师数学教学标准过高,学生自身差异性比较大,难以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磨合,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兴趣丧失。第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不能激发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进行科学转化和拓展,提供给小学生,并且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掌握数学学科内涵和精髓,从而全面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小学生感兴趣且好奇的生活内容,来创设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行为意识得以发展和提升,全面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端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显著提升。另外,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和意识得以拓展、提升。教师要运用生活化内容,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促使小学数学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全面增强小学生的学科核心意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在课前创设“抽奖”游戏,来引出“可能性”相关知识,促使课堂教学情境得以创设,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二)创设趣味问题,增强学习效率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既要将数学课标内容进行有效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趣味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教师要具备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地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保证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发挥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科学运用基础数学知识来解答趣味性问题,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解题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数学逻辑认知、以及教学目标任务等,来帮助学生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科学培养、良好树立,进而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电教手段以其形象、直观、多样、灵活等特点,将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分解,帮助小学生将具有抽象性特点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数学知识,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小学生建立多样性、多元化的数学教学课堂,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万昌.有效课堂 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62.
[2]曹旗林.有效课堂 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