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开展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陈金菊
[导读] 写作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整体并不高,在写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对修辞技巧掌握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写作教学陷入到僵局之中。基于此,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开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陈金菊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中心小学  355008
【摘要】写作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整体并不高,在写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对修辞技巧掌握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写作教学陷入到僵局之中。基于此,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开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02-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想要有效地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语文写作的实效性。通过科学合理地采用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可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深入现实生活当中,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观察,寻找与发现生活当中所蕴含的美,并从现实生活当中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当中灵活地运用生活化的写作素材,栩栩如生地展现生活之美,有效地提升语文写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育源于生活
        生活化教学,源自于生活教育理念,近些年在课程改革推进下,逐渐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关注重视。要理解生活化教学,需要先对生活教育理念有所认识。生活教育,这是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也是陶行知教育实现体系的基石和主线。生活教育,提出了几个关键点:一是指出生活本身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具备积极的教学作用,对教育活动能够产生推动作用。二是生活决定了教育,生活的发展变化,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所以教育活动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三是教育应该为生活服务,改造生活、创造生活。教育的核心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就在于服务生活,用这些知识来改变生活。四是生活与教育存在互补的关系,生活可以给教育工作提供实践的条件基础,教育活动应该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二、写作基于生活
        (一)落实学生主体,进行生活交流
        生活的内容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特别是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生活经验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些都会体现在学生的文章内容上。面对同样的作文内容,有的学生作文素材源源不断,而有的学生可能只有寥寥数笔。学生是写作教学的主体,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基于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认知的交流分享,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比如同样在“感恩”的写作训练中,有的学生思维局限在感恩父母的传统模式当中,自然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但是写作角度相对就比较狭窄,格局不够广阔,难以凭借新颖取胜。而有的学生阅历比较丰富,能够从社会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各行各业产生感恩意识,还有的学生能够从大自然的馈赠之处产生感恩思想。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校领导和老师为了给孩子一些关爱,每年给孩子们开展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共同生日会,每次孩子们都会感动得流泪,因此,这次感恩题材的作文对于这些亲身经历的他们来说就会文思涌动、下笔如有神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分享交流活动,就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进行探讨,可以不断丰富认知视野和思维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二)创设良好的平台、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语文写作任务。在生活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写作灵感,当将这些想法写出来时,情感也会自然地表露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特点为基础,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语言表达系统。这样,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会形成较高水平的逻辑思维,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使写出的作文具有真实的情感。例如:笔者学校每年会举行春秋游两次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变化,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认真观察,然后把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悟写下来。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支持。小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天马行空的内容,这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如果这时小学语文教师严厉批评学生,会阻碍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最后,让学生写作完成后积极反思。写作完成后,小学语文老师应要求学生修改并反思自己的作文,及时发现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在自我反思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三)引导融入生活,获得生活感悟
        在小学语文写作过程当中,学生大都会感到缺乏写作素材,言之无物。这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让学生能够真切地获得生活感悟。例如,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所蕴含的无私的、深远的亲情。教师可安排学生以“无私母爱”为主题进行写作时,不少学生都会写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但是由于缺乏生活化的细节描写,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性,难以展现自身的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当中,深入地回忆自身的经历,选取在生活当中母亲关爱自己的细微的生活小事,从这样的小事当中展现出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同时也能够在习作当中展现自身的真情实感。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并选取生活当中的实例获得生活感悟,流露自身的真挚情感,写出打动人心的优秀作文。
        结束语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用汉语汉字构造的优美篇章都是真情实意的情感表达。写作不只是汉字的运用能力,更是精神素养的体现,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让作文写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生活的前提下来写作。
参考文献
[1]潘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导入和应用[J].试题与研究, 2019(23):138.
[2]陈培瑶.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 (21):116.
[3]刘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探究[J].新课程(上),2019(06): 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