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王国辉 胡邦霞
[导读] 当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国辉  胡邦霞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当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应该特别关注教育内容,强化对学生的教育,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以此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科学施教,促使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让使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获得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多方面的学科知识,道德与法治就是其中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一味性的向学生灌输基础性的知识,忽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获得综合性的发展和长远性的发展。应对这种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多多关注当下新兴的教育形式,明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一、强化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初中阶段,品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有必要强化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有效的发展。
        如,在讲授“诚实守信”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有效发展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课堂上,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引入一些有关诚实守信的案例,促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这些案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案例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在展示完案例后,笔者还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所做的有关不诚实守信的行为,谈一谈这一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使得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思想的改正。这样,在笔者的指引下,学生能够逐渐地增强自身的素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如,在讲授“关爱他人”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让学生能够给与身边的人一定的关怀,会带领学生陪伴身边的孤寡老人,会引领学生为孤儿院的孤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在笔者逐步地引导下,学生能够体会到献出自己的爱心时的心情,促使学生逐渐地增强自身的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学生因此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给与学生充分的关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力
        公共参与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重视丰富且多样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共参与,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力。
        如,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公共参与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有效行驶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便会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笔者会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得学生能够在笔者的指引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鼓励有意愿成为人大代表的学生进行积极报名,并会让班级上的学生积极行驶自身的选举权,将自己手中的票投给自己比较心仪的备选人。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笔者的指引下,进行有效的角色扮演。因为这种实践活动形式生动又有趣,所以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角色扮演,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十分的活跃。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能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公共参与意识,自身的公共参与能力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多多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并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工作。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有必要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这种素养,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如,在讲授“情绪的管理”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心情,使得学生能够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奴隶,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的素养,便会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实施。课堂上,笔者会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几个比较真实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融入进情境中,使得学生能够说一说自己在具体性的情境中,所准备采用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逐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说一说学生在所表达的内容中,所产生的不好的情绪,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指引,让学生能够秉承着正确的想法、采用有效的行为,应对真实性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的情绪能够获得有效的引导和缓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便能够逐步地汲取到了良好的教育,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如,在讲授“多彩的职业”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多种多样的职业,使得学生能够探究这些职业的具体性工作内容和用处。在学生说完后,笔者便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想法,说一说自己所想要做的职业,让学生能够建立好职业发展目标,并使得学生能够为此而积极学习。笔者则会对学生所说的职业进行合理性的指引,让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目标,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健康生活,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重视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需要特别关注教材内的法治教育内容,强化法治教育,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
        如,在讲授“走进法治天地”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加强法治教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时,笔者会对学生说:“小明遭受到了校园暴力,被班级里的恶霸打到手骨折,假如你是小明,你应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学生在笔者的问题的提问下,纷纷进行认真地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指引,让学生能够尽量地采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便获得了提升。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尊法、守法,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案例视频,使得学生能够明确不遵守法律所带来的结果,让学生能够在笔者的指引下,做守法的公民,以此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素养。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重视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主动适应发展潮流,不断优化自身教学,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水宜.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
        [2]刘艳玲.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0).
        [3]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课例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091234)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