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申晶晶
[导读]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教学观念不断推进的产物,

        申晶晶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川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教学观念不断推进的产物,教师以问题为引导,指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生物知识产生自己的见解,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和学习思维等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生物教师可以创新课堂导入环节,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直观化呈现,降低学生探究难度。此外,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习思维和动手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创新导入;加强引导;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沿用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大量时间喋喋不休地讲课,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受到阻碍,同时,由于教师无论对什么都是知识都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甚至实验部分的知识也是以口述的形式实施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难免会对学习感到厌烦。应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生物教师要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创新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探究式的生物课堂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更需要学生保持较佳的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的开始和必要的环节,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或直接被忽略,在现代化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创新课堂导入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道具,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的状态,为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内在动力条件,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创新课堂导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使用显微镜的方法,那么今天我们来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接下来大家先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吧。”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之后再进行观察,在过程中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在学生观察完毕之后,我给学生引入了细胞结构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探究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创新导入环节,学生在观察中产生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引导,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探究式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由以往的主导者转为现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发挥自己对学生的辅导作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以批评教育为主,在学生犯错时进行严肃批评,使得课堂的氛围压抑,师生的关系紧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在现代化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指导和鼓励,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动物可以自由活动,而植物却一动不动,但这并不是说植物没有生命,植物也需要‘吃饭’,不过它们大多是吸收阳光,然后产生其它物质,这就是光合作用,下面请大家具体研究一下吧。”学生在我讲完后翻阅生物教材,自主探究这部分的知识,我观察学生的学习,当发现部分学生搞不清楚如何验证淀粉的存在时,我耐心进行引导,并告知学生淀粉遇碘会变蓝,还对学生予以鼓励,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学习,缓和了课堂的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生动形式启发思维
        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学生只能靠着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想象,而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的阅历不足,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直半解。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小的难度,生物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生物教材中的知识,以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形式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深入思考,作出假设,验证结果,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病毒》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教材中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生病,生病主要就是因为病毒引起的,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吧。”学生开始自主探究知识,但是学生只能结合文字自行想象病毒,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我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病毒的形象,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准确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生动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四、小组学习,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小组学习是探究式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生物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抗拒学习生物的心理,不愿意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对此,在探究式的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优等生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还能起到带动的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探究知识,实现共同进步,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人类的性别分为男女两种,而性别则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一下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学习,在小组中的学生水平不一,当学困生遇到问题时会得到优等生的帮助,同时,优等生在给学困生讲解的过程中也复习了一遍知识,实现了共同进步。在优等生的带领和影响下,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探究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实现了共同进步,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五、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操作实验
        生物学科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其中部分的知识需要操作实验。但是实验需要准备的时间较长,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一般都不开展实验教学,虽然避免了可能会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但是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在探究式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大胆放权,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实践操作实验,自己动手探究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传粉与受精》时,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实践操作实验。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花使我们的环境更加优美,花需要传粉与受精才可以结果,这节课就请大家通过实践探究了解一下花传粉的过程吧。”我讲完后将准备好的花拿出来供学生研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进行人工授粉,在实践操作中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实践操作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探究式的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使学生有了自主探究知识的机会,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自己的见解,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了生物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国庆.基于探究式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81.
        [2]冯欣欣.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D].河南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