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马宏伟
[导读] 当下各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师都积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
        马宏伟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西西路西宁市教育考试院810000
        摘要:当下各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师都积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将微课应用于学科教学,并致力于提升微课提升学科教学效果的研究。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对于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出发点。本文就从将微课用于学生预习信息知识环节的要点;将微课用于学生技能实践练习环节的要点;将微课用于学生整体知识记忆环节的要点;将微课用于学生创新实践所学环节的要点四方面展开详述。
        关键词:微课应用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随着便携式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外在的环境使得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着变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信息工具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使用短视频格式的资料进行娱乐和学习的方式也逐渐改变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人物,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地将微课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并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学生基本情况、学习状况变化的观察,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细节进行研究与完善。
        一、将微课用于学生预习信息知识环节的要点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基础的。要将微课助力教学活动效率提升,首先需要将微课资料成功地应用于学生学习的预习环节。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年级学生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面临数目较多的学科,通常会出现缺乏全面预习的意识和行为。此时,教师将微课资料呈现到学生面前,一方面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另一方面微课声色俱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但教师要注重微课各方面的质量。
        例如,教师对于“心向往之——网上旅行”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用微课形式的资料,引导学生开始养成对信息新知识预习的好习惯。但是,教师要始终以适应初一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微课中展示的内容有世界多个著名景点的视图资料,同时保证视频清晰。第二,为了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视频内容时,可以从Google Earth软件界面的打开操作开始,使用导航控制栏,进行搜索定位,并展示成功搜索的信息。整个视频中对于软件操作的步骤连贯,一气呵成。第三,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占用学生的课时较少,所以教师可以将微课提前三天至一周的时间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尝试下载软件并按照微课视频中的操作进行娱乐性的高质量预习。总之,教师将微课视频资料应用于学生预习新知识期间,需要保证微课简短、清晰、流程,展示新知识操作简单、娱乐性强的特点,才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预习的作用。
        二、将微课用于学生技能实践练习环节的要点
        技能性强的信息新知识容易遗忘,使用微课学习资源,更能方便学生对记忆模糊的技能知识准确的定位。学生在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主要部分,就是根据教师的指引进行理论知识对应的相关实践操作练习。而初一学生对于操作步骤的忘记现象的存在,无疑是阻碍学生高效练习,打击学生实践信心的重要因素。而微课内容针对特定技能知识点,聚焦更清晰。如何将微课视频资料应用在课堂上学生实践学习环节,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教师经过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发现可以将微课以两种方式应用于学生技能实践环节,且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效率。第一,将微课视频资料应用于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操作中对于实践操作步骤记忆的尝试过程。如教师在教学“动物的速度——工作表、单元格、填充柄”内容时,结合本节知识点繁多的特点,并考虑到如何解决学生操作练习过程中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可以将微课资料以另一种“助手”的角色作为学生参考的资料。此时的微课视频内容可以为“单元格数据录入”、“填充柄智能填充”等操作步骤,学生在实践期间遗忘了操作步骤,也可以通过参考反复播放的微课视频进行快速正确的重新尝试。

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的微课视频资料,以应对部分实践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需求。这种形式的课堂“一对一师生互动”教学,还能够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解决个别性的学生题。
        三、将微课用于学生整体知识记忆环节的要点
        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章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可以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复习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这种教学行为实施的必要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章节知识尤其是实践步骤熟记于心。对于近期学生学习过却遗忘的知识点,教师通常没有太多时间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反馈。而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并对技能知识的规律加以总结,整体理解章节知识学习的意义,仍然可以通过微课资料的参考来实现。
        例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复习章节知识,通常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多个知识要点进行回忆,以强化记忆、巩固所学。而微课可以为学生展示知识要点,让学生或参与课堂任务实践活动、或整理章节知识笔记,都能够有清晰的知识框架进行参考。如针对“再探Word”一章知识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微课视频,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架构自己学习到的本章知识,强化学生自身对于整体知识的记忆。教师为学生以“原点”、“第一分支”、“操作步骤”的方式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看到了“表格与文本文件格式互换”与“标签类文档制作”两部分知识,然后通过观看每个分支上展开的操作步骤类的动画,对本章知识进行了高效率复习。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复习需求考虑,将微课的内容灵活设计,就能起到促进学生高效复习章节知识、素质发展及教师教学任务高质量达成等多种目标。
        四、将微课用于学生创新实践练习环节的要点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倡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较为关键的一条途径是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对固定的信息类知识对应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容易形成固化思想,那么,让学生看到更多不同思路的创新实践作品,就可以成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练习的最好助力。
        例如,教师为了鼓励学生有信心进行创新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身学习、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将技能操作实例化,通过微课鼓励学生实践,在课堂上通过微课给予学生更多创意,还可以通过将教师自身创新实践的短视频资料上传网络,或上传校园学习网络平台,或上传公共学习网络平台,供学生参考。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或者校园信息技术学习论坛,让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以此以此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创意,给予学生更多创新实践的参考。这种将教师和学生作为同一种助力资源,借助微课资料形式,让学生实现主动创新实践的教学,就是通过转换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进行类化处理,促进学生对于技能知识规律复习,激发其创新实践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知识,在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知识的进一步熟练、实践练习、操作和应用,可以保证教师真实的高效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摸索微课可以应用于不同教学环节的效果,并用于尝试新的方式。总体来说,在学生预习信息新知识、进行课堂上的信息技能练习、复习章节知识和创新实践尝试等方面,教师都可以将微课作为学生的助力材料。利用微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兴趣和实践效率,并可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技能课教学的新方式的探寻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春雷.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1):116-117.
        [2]饶文兴.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5(10):155.
        [3]戴乐传. 初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 通讯世界,2015(18):245-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