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童静
[导读]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是现在教学的关注点
        童静
        四川省屏山县大乘初级中学校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是现在教学的关注点。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呢?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从三方面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整体  情感意识
        我在农村初中教英语已经二十年有余,教过第一期新课程和第二期新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怎样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颇有些心得体和体会。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及体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
        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农村学生,因其所处环境闭塞,不能及时获取外界的最新信息,对英语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十分重视其起始教学,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起始学科,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基础的英语知识,就初中英语知识而言,大家都有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起初的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劲头足,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十分重视英语的起始教育,把握好时机,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转化为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扮演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对那些小学期间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他们采用较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缩小其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其次,因材施教和及时进行课外辅导是保持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意志力、家庭环境等因素不尽相同,学生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分化。要减小这种两极分化的差距,务必要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老师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我重视因材施教的策略,确定了对后进生的教学目标,从基础教育着手,如识记重点单词和句子,大声朗读并表演对话和课文,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和基本问题,并努力完成中等难题的题目。比如,可以安排后进生轮流用英语做“duty report”,内容可以为日期、天气、学生到期校情况、今天上课等,然后进一步让他们要生活中找一些常用的英语。使他们大开眼界,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英语,以此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就变得爱学、乐学了。这样的练习还可以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我对他们及时进行课外辅导,努力不使他们积重难返,采取了“及时”、“经常”的对策,查漏补缺,指导学习方法,反复强调操练一些疑难问题,甚至提供必要的课外练习。

告诉他们,不要怕出现错误,你们是学生,到学校是来学知识的,正因为不懂才来学,只要找出出错的原因,彻底掌握了知识你就是获胜者。课下要经常提醒、督促、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做到持之以恒。只要长期坚持下来,所谓的后进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令我们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课堂教学的优化核心是怎么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个性。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在外语学习中,情感意识在英语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需要完成的任务,他的学习往往会卓然深入、更全面。所以,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要在学习上多鼓励,在思想上多了解,在生活上多关心,这样,学生会教师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产生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很好地配合教师。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的动力就越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学活动自然会向预定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标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的讲授,即要有好戏教师来教学生。身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首先承担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课堂来吸引和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英语教育应有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只有我们教师不断“充电”,才能有足够的能量释放给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和函授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该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以口头和书面无记名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经常与同行进行交流,实现经验共享;申请教研室“送教下乡”的活动来本校开展。这样,教师可以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学校里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上英语课。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学生,要细致耐心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只要英语老师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一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皮连生.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
        【3】《考试与评价》.英语教学研究.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