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榕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口风琴课程开展以来,我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音乐课堂,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下面,我将从学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吹奏中外名曲,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等方出发,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实践研究
口风琴课程开展以来,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音乐课堂,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在音乐活动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终身发展音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学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的口风琴课程不是一对一的专业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在学习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将口风琴乐曲与打击乐器、表演三者加以融合,形成了全班性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团队互助合作能力。如:在乐曲《欢乐颂》的学习中,学生先进行欣赏,了解乐曲旋律,获得基本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演唱歌词、划旋律线进行表演、按拍点节奏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丰富乐曲的表现内容。在学习中,提倡自由组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创作欲望。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录制好的口风琴视频讲解,不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重点,而且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翻转”增加了学生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并及时的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合作学习探讨并获得了知识。
“出色的教学、成功的课堂都是以学生的学为本。”本学期,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口风琴的课程安排。在学生认识口风琴、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手型后,我就带领他们开始了音阶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明确音阶演奏中的穿指、跨指技巧,我专门录制了微视频,让学生在家边看边练习。有的同学通过自学难点自己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拿到课堂上同学讨论解决或老师解决。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学生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但是由于学科特点,每节课都在家预习不太现实,所以就放在课前先给学生观看,课前十分钟是学生预习时间。在录制时,我采用微视频内容知识点碎片化,把所涉及的重难点单独做一个或几个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学生观看起来、解决起来更容易接受。
三.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我还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口风琴作为一种键盘乐器,我要求学生的弹奏技巧要规范、尤其是下键抬指动作要标准。现在班级里面学习钢琴的学生非常多,因此,学习口风琴的基础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作用,预习后,找学生当小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或在实物投影下做示范,这样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提供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激发了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进行练习,对于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逐渐探索出来几种方法:集体演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同位互助学习、小老师指导学习、小演奏家展示,改编歌词伴奏法等。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激发了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位互助性学习及时彼此进行点评、纠正;小组合作是对同位互助的补充与提升,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合奏的魅力。
四.吹奏中外名曲,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愉快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情操的陶冶。
口风琴吹奏乐曲我以世界名曲为题材,选择提供了两首适于学生能力的、短小易学的乐曲进行学习。一首是贝多芬的《欢乐颂》,一首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两首乐曲的学习均从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表达的情感而展开,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感受与了解。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加入乐曲歌谱的演唱、气息的要求、情感的表达,亲身体验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口风琴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的认识到演奏及表现乐曲,从对口风琴感兴趣到真正喜爱、接受口风琴,可以说真正爱上这门课程。兴趣高涨的学习名曲,自由愉快的学习音乐,逐步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对于培养其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娟.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口风琴教学[J].魅力中国,2018,000(022):17.
【2】姜辣.浅谈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结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05):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