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王武芬
[导读] 美术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组成科目,

        王武芬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芭茅小学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3
        摘要:美术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组成科目,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等具有很重要的促进意义,美术教师要深刻意识到美术学科对小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促进意义,不断提升自身对美术课堂的驾驭能力,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效率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给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每一个美术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采用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的教学课堂要注重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将学习的活动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这种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融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并且这种结合实际的教学能够将抽象的艺术语言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在与实际结合的教学中教师还可设计竞争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机器人》内容时,笔者在课前就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在课上让学生对于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然后让学生进行比拼,看谁收集的资料多;之后笔者在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阶段,让学生自由发挥,绘画出想象中的机器人;在学生绘画结束后,笔者又带领学生开展了“机器人作品”的竞赛,选择画的最好的三名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在今后课程中,我们都可以进行“比一比”“评一评”等竞赛的方式。但是在竞赛时要注意不能总是集中评价几名学生,要注重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要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转换课堂角色,确认主人先导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教育教学的深化,我们在教学中越发的注重学生的学习地位。这时,教师就要改变自己传统的观念,拒绝让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能够相互融合在一起,进而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
        例如,在教学《黄色和蓝色的画》内容时,笔者会引用《红色的画》教学内容,借助“三原色”来丰富这一课的教学形式,进而将学生引入到本堂课的教学中。

首先,笔者让学生自己实际操作制作一个三色的转盘,并手动滑动转盘观察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变化。其次,笔者让学生拿出蜡笔、彩笔或颜料,自己动手制作形成三原色。最后,笔者再让学生观察与分析。如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提升了学生掌握知识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色彩结合的美。
        三、进行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自信
        很多小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拿着笔描描画画,但在班级中总有一些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他们无论教什么都不专心,甚至会影响他人,批评他们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着实让人头疼。有一次笔者找了一位学生谈心,笔者问他:“我明明记得以前你很喜欢画画的,现在为什么不画了呢?”学生告诉笔者:“以前是画的还不错。”笔者紧接着问:“那现在你可以接着画啊,多尝试一下,静下心来,相信你一定行!”通过这一次简单的聊天,笔者发现他之后的几节课都变得很安静,安静的坐在那里画画,好像变了个人。后来的课堂上,笔者着重表扬过他两次,他竟越来愈好,还慢慢的对美术产生了兴趣,画的也越来越棒。现如今的学生,受到了太多教师的批评,对于批评已经麻木,并且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果这时,教师能够反其道而行,去赏识、表扬学生,就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变得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对学习也会产生更多的兴趣。
        四、注重课后评价,帮助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不利。所以,在教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堂小结,并适当地进行课后评价。
        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再重复一遍,让学生在课下复习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后评价的时候,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要自己评价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学生便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改正,这对于教师之后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或者建议提出来,这样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绘画的技巧,还要让学生提升审美、动手、想象与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学漏洞,并不断的改进自身,提升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进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舒.基于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2019(08):82-83.
        [2]及娜.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品质和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9(1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