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 马乐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站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简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对对话式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对对话式高中鉴赏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应用进行阐述,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教学工作者寻找真正属于学生的鉴赏教学发展方向提供基础。通过对对话式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析,旨在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改变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对话式教学模式和今后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对话式教学;应用
1导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对话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代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理论界关于对话教学以及对话精神的实践展开了多方深入的研究,对话式教学正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阵地。为此,本文就简要分析对话式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对话式教学模式,为对话式教学模式和今后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诸多学者也对“对话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分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应当是国内最早关于“对话式”教学的思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关于对话式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钟启全等认为在现有的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可以在教学内容的细节上达成一致共识,便于双方学习默契的培养,这是今后教改的新方向。朱玉江等分析了高中音乐鉴赏中对话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还从实用角度阐述了对话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杜森等则从哲学美学思想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1.3研究意义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话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不仅从根本上释放出学生的天性,提升了高中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体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不断前行和开拓,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进入21世纪,在素质教育的全民推动下,大力发展实践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话式教学概述
2.1对话式教学的概念
对话式教学,简言之,就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以及心理的发展情况,在充分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师生之间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核心,进行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某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和话题进行探究和学习,并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来加强师生比彼此之间想法理念的交流和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默契,为全面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
2.2对话式教学的内涵
当前,大部分学生在日常课堂的对话和互动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生与客观世界,即学生建立起对教学材料和内容的主客体关系;二是,学生自我的对话,目的在于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并对日常的表现进行反思;三是,学生与学生或是老师之间的对话。由此可以看出,对话式教学模式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他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
3对话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意义
3.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前的高中音乐对话式鉴赏教学中,师生之间均是以音乐作为讨论和交流的对象,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对话中,教师将音乐的学习内容告知学生,仅仅是发挥出指导、协调的作用。
因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充分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精髓,由此形成个体独特的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在友好和谐的交流沟通语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在回答和提出观点时,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框架。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中音乐鉴赏中开展对话式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容易,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下,往往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想法,对不同的音乐以及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原地踏步,而是积极主动地开拓进取,当学生充分激活了的创造性思维之后,他们在观察和判断事物时将更加迅速和敏捷,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能在创造性的氛围下不断进行学习。
3.2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在学习中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没有多好机会真正去学习和思考音乐的内在价值,因而觉得音乐鉴赏学习索然无味,进而放弃与音乐对话和交流的机会,这也间接放弃了在生活和学习中完成自我积累的机会。在音乐鉴赏对话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像传统教学中告诉学生音乐是何种事物,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掘音乐的魅力,进而发现自己的塑造过程。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从属地位,而是具备了自由平等的机会去主动接触音乐和理解音乐。学生每一次对音乐的探索和理解,均可以看成是最为真实的成功体验。一旦学生能够成功地与音乐展开对话,那么他们将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鉴赏主体的存在感,其也会相应地得到别人赞同。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
4对话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学模式的应用便是教师将自身的对音乐的观点和态度蕴藏于各类帮助学生的情景和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中将理解和挖掘得到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整理,并以学习小组或是自己的名义发表,以获取自我表现的成就感,进而展现出对话式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精神。
4.1教师的倾听意识
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处于平等地位,但教师又不是简单的对话和沟通对象。教师应当处于学生“平等沟通对象”中的第一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对话时,除了要对学生采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外,还需要与学生群体之间保持有所差别的神秘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感受学生的情感变化。
4.2提升教师的提问策略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主题一经确定,教师便可通过变化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加强引导。当前,教师提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五类。一是,问题具有标准答案。二是,具有小结性质的问题。三是,无标准性的答案,学生可以自行发挥,只要自圆其说便可。四是,具有评价性质的问题。
4.3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在客观上造就了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想开展对话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在主观上不断加塑造和加强具有平等民主氛围的课堂,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和智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授和普及,才能保证师生之间进行真实的对话,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独立意识,才能培养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的品质和信念,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4.4建立合作小组模式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各个组员能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又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沟通的交流,能够意识到本我和他人的存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优良的人格品质。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思维方式受到各种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因此在早期的自我评价中综合能力较低,但却能够轻松地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这也是需要建立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结论:
本文通过对对话式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析,志在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改变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本文的研究仅仅只是涉及一个简单的层面,今后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弘.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26(3):601-602.
【2】林季君.《高中音乐鉴赏对话式教学探究》结题报告[J].黄河之声,2013,13(2):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