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石金
[导读] 现如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如今教育的热点,

        石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
        摘要:现如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如今教育的热点,是我们教育工作新的教学目标。将其细化到美术学科之中,我们必须懂得除了重点训练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外,教师也要注重他们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等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美术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研究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们面临了很多的学习压力,但是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不能忽视。特别是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的教学重点不能只盯着学生的分数,更是要通过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帮助学生去获得美术学科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们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方法的探讨。
        一、兴趣引导,发展学生审美意识
        老话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兴趣的引导更是及其重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之中,兴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兴趣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引领高中生在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获得。
        例如,教学人教版《培养审美的眼睛》,为激发学生内心好奇心,让学生们明白美术鉴赏的含义和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为学生们出示一组图片:天安门广场和黄山的日出,请学生们欣赏这两幅摄影作品。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培养审美的眼睛有哪些途径?在这两幅作品中,北京天安门雄伟庄严,很多学生们想到了我们的祖国,很多学生去北京都会去看看天安门广场,感受祖国的伟大。第二幅作品是黄山的美丽景色,烟波浩渺的云海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再加上美丽的日出,宛如仙境。两个作品都给了学生们强烈的美感,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他们一个是人创造的艺术品,一个则是大自然独特的美。通过如此互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一自然美和人文美。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对于“美术鉴赏”也充满了探究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了一个好的开头。
        二、精读作品,提高图像识读素养
        图文识读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识别和解读方面的素养。

在每一节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我们不仅仅会讲很多的理论知识,也会展示很多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结合作品去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去学会鉴赏的方法,掌握鉴赏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图像识读素养,促进学生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引领学生们去学习具象艺术的时刻,由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那么我们这一课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作品,通过引领学生们精读作品,来感受具象艺术的视觉真实性、形象典型性和叙事性的特点,把握具象艺术记录历史和干预社会的功能。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选择了两幅经典的代表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蒙娜丽莎》作为本课的精读作品,辅助学生们去理解相关的知识。在作品的精读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一些资料,我们还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欣赏空间,鼓励学生们自己提从造型、色彩、肌理、材质等方面进行鉴赏,尽情地去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巡视,在学生有疑问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进行点拨和启迪,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深度鉴赏的习惯,养成整体鉴赏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情景交融,增强作品主旨理解
        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能力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判断、评价与表达的一种能力。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们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以及情感的激发,营造情境交融的氛围,从而增强学生们对于作品主旨的一个理解,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培养。
        例如,学习意象艺术,由于这类型的作品没有主题、没有构图、没有素描、没有内容,让人看到却不知道该欣赏什么,因而这对于学生们的审美判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印象主义的代表作家莫奈曾经在1886年创造了一副油画作品《棉花金字塔港口》,我们可以以此鼓励学生们去加以鉴赏,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了第一感受,那就是作品具有真实性与具体性的特点。而莫奈的作品其风光更是比较有特点,他的作品画面线条和笔触都很凌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大胆想象与联想,主动地、带着情感地去体验、去鉴赏。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重视美术学科的价值,在保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核心素养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文.核心素养时代高中美术鉴赏的“教”与“学”[J].美育学刊,2020,11(01):13-18.
        [2]郭海岩,郭晓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