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彭卫国
[导读] 美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人文性艺术类学科,学科本身衍生于生活当中,通过艺术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很多平凡的事物,并且教会学生一定的美术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彭卫国
        江西省吉安县永阳中学4343109  
        摘要:美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人文性艺术类学科,学科本身衍生于生活当中,通过艺术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很多平凡的事物,并且教会学生一定的美术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因为教学模式的设计不当以及教学观念的固化,其实并未真正发挥美术学科的价值,导致了教学效率较差,本文将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美术这门学科的地位一直处于弱势,相比于其他主课来说,它占用的课时较少,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手段乏善可陈,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兴趣较为低下,学习效率并不高,这就导致了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差。很多学生不重视美术学科,其实不仅仅因为它是所谓的“副课”,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受不到美术学科的内在魅力和价值,教师如若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学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扩充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其实不单单有艺术性特点,其人文性特点也非常突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当中能够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情感表达,画作的背景、内含的故事、作者的生平,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引入课外资源,通过单点切入、多点发散的形式进行教学尝试,能够提升美术教学的宏观性,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淡化教学的枯燥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著名的“十二孝图”,十二孝图作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画作,在民间为人们所熟悉,每一副画作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以图中故事为媒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当中,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能够对画作进行细致地观察。之后教师再由“十二孝图”为素材,去引出一些国画当中创作的手法以及画作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资源扩充,学生在学习之初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和强化。
二、多元化设计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除了做好趣味教学,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去构建教学过程。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并且较为贪玩,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灵活编排一些趣味教学游戏,或者是通过情景化教学,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到达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寄情山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情景化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音频和图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让学生能够将感情释放在美丽的风景中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关的风景图片,比如“桂林山水”、“壶口瀑布”,然后通过音频播放,来让情景更为逼真,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能够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思路,对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以及想象力的激发有着积极的帮助。再比如在学习“色彩的感染力”时,教师可以开展“上色游戏”,在课前打印填色图(为填充颜色的画作),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去进行颜色填充,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颜色设计。在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统计归类,然后分开展示,学生在观察他人不同的上色图后,会感受到色彩的变化对于构图的影响,能够体会到“色彩的感染力”这一主题,游戏的过程也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美术教学当中,与课堂融为一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强化。
三、利用课外实践,提升学生能力
        美术实践是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以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为重心,让学生尝试利用美术技巧去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化的实践练习把美术学习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在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价值,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为生活增添情趣”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本单元讲解了“插画、拜物、家庭手工品制作以及装饰画”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以本节课所学内容去进行生活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美术技巧运用与实践当中。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带到课堂当中进行展示,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彼此的作品当中学习到不同的创作方法,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有着积极的帮助。这样的生活化实践过程加上创作心得交流,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改变当前教学状况。需要在教学当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实情,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计划,进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美术的良好兴趣,进而构建新时代高效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冰.浅谈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255.
        [2]杨培红.探究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2019,(22):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