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璇
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030012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现阶段教育教学部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看到格外重视,且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教学工作开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应用策略,被当前更多的小学音乐教师所青睐。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及柯达伊教学法。通过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认知、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建设学生的音乐学习技能。在此,研究将结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律动教学的角度、声势教学的角度、乐器教学的角度以及演唱教学的角度论证国家三大音乐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应用
一、引言
结合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在新课改以及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和帮助下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和建设,但是其中依然有部分问题亟待商榷与解决,且个别问题备受关注。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第一是如何基于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的深度培养与引导,借此提升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感知能力;第二是如何基于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声势教学的深度培养与引导,借此提升学生对音乐声势的有效探索和分析;第三是教师如何基于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乐器教学的深度培养与引导,借此提升学生对乐器的有效探索和分析;第四是教师如何基于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演唱教学方法的深度培养与引导,借此提升学生对演唱方法的深度解读和应用。利用上述始终方法,基于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延续,后续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效能必然会得到稳定的发展和建设。
二、基于律动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在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中,律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是由奥尔夫以及达尔克罗兹提出的音乐启蒙教学措施。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能够,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感知能力,促进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时期能够基于律动的感悟与体验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探索。同时,在律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重点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控制与掌握能力,使其可以基于节奏的快慢实现对音乐结构、旋律以及速度的有效理解和分析。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的感受并了解音乐当中蕴含的规律,进而体会音乐的律动,实现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有效感知与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动手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通过设计手部动作、腿部动作以及其他肢体动作的方法,让学生跟随音乐的律动舞动身体。或者,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转折点与变化对学生进行律动的表达。如通过跳跃表达律动的转化、通过头部动作表达律动的转化等。凡此种种,均可以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律动的感知与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的音乐进行律动的感知,借此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心与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三、基于声势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结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声势教学的教学工作开展。通过该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音乐学习概念与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深度理解与学习技巧的熟练掌握。同时,教师还需要借助声势教学手段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通过构建身体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应用。
例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应用《小母鸡》这一歌曲内容对学生进行声势学习基础的培养与引导。在此,教师可以结合歌词内容为学生打节拍。“小母鸡,会下蛋,咯哒咯哒一小罐。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打节拍,然后鼓励学生应用身体动作对其进行表达。此时,学生会利用扭动肩膀、扭动胯骨等方法配合音乐的声势,实现对音乐声势的深度掌握与理解。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对于如何提升自己对音乐声势的表达能力、如何促进自己对音乐声势的应用方法会做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进而为后续的音乐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基于乐器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乐器教学工作的开展自古以来就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应用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教学与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乐器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会得到发展,且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得到提升,另外学生在学习中还能够感受到来自于乐器的魅力与乐趣。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乐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类乐器的应用让学生对其展开研究和分析。如,在教学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鼓类乐器为学生提供精准教学和辅导,在此,教师需要结合鼓类乐器的散响对学生的腿部律动进行技巧性的分析,同时可以结合次中声以及中声和高声等对学生进行腿部律动技巧性的教学和讲解。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能够基于个人的记忆能力提升与应变能力提升完成后续的音乐合奏,构建学生的音乐高阶学习思维。
五、基于演唱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最终落脚点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演唱能力的培养与建设方向上。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兴趣,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对音乐知识的正确应用和发展。通过该方法的教学,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与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此,主要需要结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中的柯达伊提出的“人身是最优美的乐器”这一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的探索和分析。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演唱方法教学与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关注,选择符合学生心智年龄的歌曲对其开展演唱教学。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的演唱兴趣与热情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演唱教学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培养和引导,借此提升学生的演唱音色、音调以及发音的标准性。这样,学生能够掌握更加专业的演唱方法与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合唱方法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演唱能力的提升,使其明白如何张大嘴巴发小声,合上嘴巴发大声。基于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与学习理念将得到同步提升和建设。
六、总结
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模式以及应用能力的教学措施与教学理念。在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之后,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且音乐知识的学习较为抽象化,因此很难找到一种符合学生音乐知识学习需求的方法与策略。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教师解决了燃眉之急,实现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理解,建立了属于小学生群体认知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法与策略,帮助小学生构建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全面的学习认知。
参考文献:
[1].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法融合全体系培训[J].中国音乐教育,2017(11):58.
[2]刘晨曦.心怀学生、着眼素养,上有质量的音乐课——“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之思考与体会[J].中国音乐教育,2017(10):4-9.
[3]韩笑.国际三大主流音乐体系比较研究——以高校视唱练耳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为例[J].艺海,2017(0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