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刘巧妮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刘巧妮
[导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必备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各项语文意识的萌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牌楼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必备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各项语文意识的萌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不仅关乎着语文考试的成绩,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直接作用,是学生学习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前提,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符合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一般发展规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也是阅读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应用探究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科核心素质是否得到有效的培养,基于这个宏观背景,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科能力与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形成高度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更像是一个形式化的教学环节,教师多采用说讲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东西着实有限。新课改要求教师随着教育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1]。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的学习活动,符合生本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劣势,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全面把握阅读内容,更多的了解文本细节,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1.2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和同学保持长期、稳固的良好关系,从而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学习知识、延伸思路。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欣赏同学获取语文学习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并通过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2]。
        1.3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合作达到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目标的,本身具有引导性和主体性等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展开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小组成员进行思维共享,达到意见交流,并汇总成小组的学习成果,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并在无形中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只有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要依据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则进行小组划分,结合学生学情和阅读内容,尽量减少每个小组之间的能力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获得成长,收获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同一小组的组员达到合作互补,高低结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一课文时,神话故事的题材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此展开合作学习活动,并设置引导性的问题:“海那么大,精卫每次只能衔几颗小石子,那么大家觉得‘精卫填海’这种行为是徒劳的吗?大家如何看待这个行为?”借助这类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个观点阅读课文验证自己的观点,以阅读目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3]。科学的小组划分转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自由感悟其中的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主要在于自身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源动力,引导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4]。教师可以灵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教材形成互补,为学生创设对应阅读内容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学要求是要求教师通过这首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得生活的启迪,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那么教师在正式开讲前,就可以播放庐山景色的视频,从早中晚、正视俯视侧视等多个方面进行展示,然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谈一谈庐山的景色有什么特点,经过合作学习后的学生会总结出诸如“正视连绵不断,侧视奇峰陡峭,远看遮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等结论,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着不同特征的道理,此时教师展开阅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升阅读水平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几个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找打阅读答案,比如了解文章大意就用略读,找取文章关键词就用跳读,对某一段话进行分析就用精度,等等,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已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广开思路,展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记张自忠将军》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你觉得张自忠将军生活作风怎么样?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将军?(2)作者亲自经历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对课文结构、层次有一个明确的把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然后汇总答案;第二个问题是课文的教学重点与目标,属于半开放性问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借助合作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对课文的深度解析和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达到阅读教学和语文教学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从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满足新课改的教育任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掌握还不够全面,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对合作学习的利用效率,开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优质的课堂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冠宇.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9):86-87.
        [2]李娅.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新课程研究,2019(07):94-95.
        [3]郑秀文. 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15(36):27+16.
        [4]胡宝娟. 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名师在线,2020(10):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