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
福建工业学校 350000
摘要:校企合作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选择与企业合作更是提升中职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中职校企合作,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本文笔者通过“强化校企合作的精准定位、优化校企合作的课程比例、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三个维度,对中职职业教育汽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复合型人才
深化中职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不断向实体经济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所需的人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求在思维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有优秀的素养。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也决定了中职汽修人员能够走多远、走多长。因此,笔者认为应深化校企合作,第一要点就是要强化校企合作的精准定位,引领汽修人才的全面培养战略;第二点是要根据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及汽修专业工程结构调整校企合作课程比例,实现课程管理的全面化效能;第三要基于时代背景下调整和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一、强化校企合作的精准定位
强化校企合作的精准定位要落实到学生个人的就业意愿中,在校企合作中我们要避免出现传统统一安排、统一配备的工作局面,我们要着重强调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通过精细化订单式的管理培训方式,引领校企合作走向精准化道路。
例如,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可根据学生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实训岗位,学校方面要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交流,要根据学生要求并与企业沟通搭建一个基于学生任职意愿的综合性实训平台。企业方面可根据企业需求设置汽修专业不同的实训岗位,尤其是要加大人才匹配方面的融合,企业要综合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双向要求形成一个定向性的实训机制,根据学生的主观意愿提供相关实训岗位,即强化企业自身的人才储备,也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学校方面要注重学生技能素养的培训,院校要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化的建议学生进行实训。学校方面要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与盘点,要将学生职业能力规划同实训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长效性的职业发展目标,一方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观。
二、优化校企合作的课程比例
深化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也要重点调整校企合作的课程比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匹配的局面,要在精细化订单实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不同、实践能力与内容的不同科学化的调整校企合作课程比例,最终促使校企合作课程比例的科性。
例如,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教育管理是推动汽修管理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培养基于市场需求的汽修管理人员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汽修专业课程管理的重塑,改变以往先注重理论再注重实践的课程管理预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学生就业指导的统计记录结合学生未来就业意愿精细化的调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占比,如未来就业指导希望从事汽修一线工作的学生我们可加大实践课程比例,而希望从事汽修教学工作的学生我们可加大理论课程占比。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个性化的调成课程占比,也可结合学生在校时间加以调整,如初入学校的学生可注重理论课程的教育,即将毕业的学生可加大实践课程的占比,使毕业生的所学能够快速应用,缩短他们在新岗位上上手的时间,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在课程管理比例的调成搭配上我们需要摄入相关德育教育,包括理论课程的德育教育,实践课程的德育教育等,我们必须要利用课程比例的调整,来实现培养技术上过硬、思想上过硬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三、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
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是深化中职校企合作,推动复合型人才标准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通过制度的引领与思想的引领两个方式将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标准提到更好层次。
例如,学校要顺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可根据相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来优化校企合作中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标准。通过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要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优化课程教学标准,结构个更符合时代发展与要求的人才培养制度,可从课程建设、目标准求、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并对相关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认证和积累,从而深化中职校企合作方案,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
总之,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推进复合型人才发展需要同步建立思想与制度双重标准,在实际校企合作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标准,最终培养适合适合企业发展、适合社会需求的汽修专业优秀技能型热菜。
参考文献:
[1] 程丽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209-210.
[2] 金锐超."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汽修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