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工程跟踪审计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兰青锋
[导读]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的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也日益增大。
        蒙自市审计局投资审计信息中心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的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也日益增大。由于这一类项目的投入资金非常大,为了避免资金的浪费就要根据政府的具体要求,将建设项目的时候审计模式转变为全程跟踪审计,通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政府的投资利用率。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地方审计机关;政府投资;工程跟踪审计;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以往政府投资项目在工程结算后再开始审计工作,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对审计的需求,因此需要实施跟踪审计作为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手段。开展跟踪审计的时候,可以控制好工程的造价,也能让资金的应用更加合理,还能改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以免发生资金、资源的浪费,对提高政府收益也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表示审计机关单位需要根据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的要求,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手段对投资项目的程序、工程预算、招标、合同签订、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完工结算等不同工程阶段实施连续、全面的审计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建设单位积极做出整改,从而保证规范化施工程序开展,控制好项目的投资,一切以提高政府投资收益为主[1]。第一,跟踪审计属于动态审计,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前期决策、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以及决算阶段。跟踪审计需要在项目决策阶段介入,然后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施工预算、招投标、签订合同、材料价格、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规范项目在前期的决策,构建预警模式。第二,通过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在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问题,从根源上避免资金的浪费,也能避免项目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存在不合规的问题。建设过程中若发生了违法、违规的行为,则会提高项目投资的风险,通过跟踪审计的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从而及时作出整改和出发,从源头上抑制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控制好投资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第三,跟踪审计贯穿在项目的整个阶段。在构建项目的阶段,就要跟进审计监督工作,审计作为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之一,能够对施工单位、建立单位和投资单位给予一定压力,帮助参与单位构建相应的管理标准,不仅能够突出审计工作在项目投资中的地位,还能提高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2]。
        二、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跟踪审计缺乏完善、统一的规章制度
        我国目前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地方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中缺乏完善的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缺乏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操作规程,因此也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可依的情况出现。投资项目的相关部门主要管理业务,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协调能力不足、管控能力较差都是引发问题出现的因素,也阻碍了施工进度和跟踪审计监督的开展[3]。
        (二)监督权额界定不够明确
        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内容都属于跟踪监督的范围,导致项目的立项审批、图纸设计、工程预算以及招投标单位所需承担的责任被弱化。建设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部门要求审计人员和审批部门多要参与相关会议,提出有关的意见,让监督者也参与到管理的工作中[4]。
        (三)审计工作水平与工作人员素质素质有关
        地方审计机关中的审计任务繁琐复杂,一线审计人员的占比为80%以上,负担着地方所有的预算、各种专项审计工作,同时也需要针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审计人员面临繁重的审计任务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水平,地方审计单位缺乏适应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工作人员,导致审计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三、改善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时候,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护。跟踪审计工作要保证是婚礼开展,就要通过法律法规来完善跟踪审计的流程、管理手段:第一,法律法规层面。国家要从法律上针对地方审计机关开展的跟踪审计工作的责任范围作出规定,不仅规定好处罚权限,同时还要填补国家法律跟踪审计权限上存在的漏洞[5]。第二,地方政府层面。按照国家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根据地方的好时机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跟踪审计指导意见,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内容,从而发挥跟踪审计的效果,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更好的约束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
        (二)合理界定审计监督权
        跟踪审计人员参与政府投资项目而开展的跟踪审计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定位有明确的认知。跟踪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作为监督者的身份,不要参与到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审计监督权力,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各个单位,然后制定有效的整改对策并且督促各单位开展,保证建设项目不受到影响。要做好审计监督权注职责界定,就需要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做好监督的工作,履行监督的权利[6]。
        (三)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审计水平
        根据地方审计机关跟踪审计人员比较匮乏的问题,地方审计机关要通过 外部审计的力量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并且还要加强对工作结果的监督管理。这种手段不仅能够降低审计的风险,还能缓解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效果。对外部力量实施监督,避免发生问题的时候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地方审计机关还要定期针对跟踪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储备,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开展更好的跟踪审计工作。积极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听取专家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提出的意见,积极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小结
        地方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经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跟踪审计的开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审计监督权尚未得到明确的界定,审计力量不足都是影响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跟踪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创新的主要手段,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内容,跟踪审计具有监督、警示、揭露、控制的能力,对政府投资项目开专跟踪审计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能为政府投资工程提供保障,对预防建筑腐败时间的发生起到预防效果。本文分析了审计的概念、特点,也分析了跟踪审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促进了跟踪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青霞.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0,(19):241-242.
        [2]王英健.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把握好“四个关口”[J].经营者,2013,27(6):61.
        [3]顾学闯.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投资审计全覆盖的做法[J].中国审计,2016,(9):25-26.
        [4]应国平.把握政府投资审计职能定位创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J].审计与理财,2014,(3):30-31.
        [5]张洪泽.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9,(12):163-164.
        [6]吴海燕.地方财政存量资金跟踪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会计之友,2020,(2):135-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