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铁建绿色建筑科技(海南自贸区)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1199
摘要: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对于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简析入手,对于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碳节能;建筑技术;技术应用
前言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关键点在于装配的低碳化和节能化,因此技术人员在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时,应当对于其本身的结构体系和热工性能等内容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技术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1基于低碳环保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
1.1施工方案方面的环保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环保设计的初期阶段,应当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同专业进行有效的规整。在相关技术规范的指引下,科学有效的设计现浇底部层数。根据各专业对于预埋件与管线的设置,运用质量与环保性能过关的构件。针对项目中潜藏的稳定性与应用价值进行充分的考虑。对施工进度与成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确立。并且,应当对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应当充分考虑各专业的预埋构件,并且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使预制构件的设计参数得到有效的明确。并且应当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使其中存在的细枝末节得到良好的处理。
1.2预构件以及构件加工方面的环保设计
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环保设计,应当对预制构件以及构件的加工方面进行充分的考量,应当考虑环保理念,并且依据相关的标准对构建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构件的精准化环保设计,确保项目工程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预制构件应当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对于非承重墙的构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其隔音的效果进行充分的考量。此外,还应当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环保设计方法予以高度的重视,对所需质量标准,材料尺寸予以关注。
1.3建筑节能应用
装配式建筑在墙体的构造上更佳个性化,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及温度变化情况,能够设计不同的墙体。装配式建筑在节能效果上远远优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据统计,前者的能耗比后者要低百分之五十八,完全达到了国家在节能建筑上设定的标准。装配式建筑节能在墙面的初期设计中,会设计挂板与保温隔热板,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二者之间会产生通风的效果,形成相应的热对流,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建筑墙体内设计有保温层,由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由于装配式建筑墙体为复合式,因此对室内温度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1.4抗震防火应用
首先在防火性能上,装配式建筑由外墙与内墙组成,外墙挂板的材料为块式混凝土,内墙则为具有闭孔结构的泡沫混凝土,二者的防火性能较强,板材的防火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整个建筑构架中,钢架结构被嵌入墙体的挂板中,因此在高温条件下,钢架结构所受影响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其次,在抗震性能上,由于钢架结构与挂板的为镶嵌式连接,使得整体建筑的承重与围护构架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增强。有关学者对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做了实验,通过对建筑模型施加强度不同的地震波,模型整体结构保持良好,出现破损的地方多为砂浆,逐级加强地震波加速度,逐渐出现挂板松动的及局部裂缝等现象,整个过程未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及挂板的滑落等,建筑模型的主体构架连接框架良好,说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抗震性能已达到一定水平。
1.5屋面的节能应用
装配式建筑屋顶的结构通常由复合材料制作,其集合了防水、保温等功能,这种面板的固定较为简便,能够在墙面上直接固定,当填充完面板的夹层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屋面需要刷一层由泥浆混合的保护层,厚度约为25毫米,保证屋面的传热不要过高。除屋面外,装配式建筑的外窗通常为具有保温效果的玻璃,其构造通常为双层中空式的塑钢窗。同时装配式建筑对地面的处理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地面厚度,应用不同的材料,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铺设,若地面面层厚度为20毫米,可以应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若厚度在70毫米之上可以使用EPS复合保温板,当厚度为80毫米,则可以使用细石混凝土。
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展望
2.1循序渐进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预制部品部件展开的,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是发展质量的保障。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的项目建设中,可优先推广采用预制阳台板、楼梯和隔墙等标准化程度高。现阶段技术成熟的预制非承载品部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叠合楼板、叠合梁,以减少梁板支模施工环节,减少现场湿作业,最后推广预制剪力墙$框架柱等竖向结构,针对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墙柱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技术发展,应给予足够长的人才培育期与市场适应期。
2.2大力推广绿色建材
借助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在工厂中将外墙的结构层、保温层和装饰层组合在一起,制成性能综合的预制板,不仅可以减少工程施工时间,也免去了墙外搭建脚手架铺设保温层的环节,极大的消除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2.3建立标准化的规范体系
标准统一的部品部件是装配式建筑的一大特性,也是装配式建筑发挥优势的关键&缺乏标准化的规范体系,部品部件和设备设施之间将难以协调,从而导致生产企业开模成本过高,施工效率不能大幅提升,综合造价降不下来。因此,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原则亟待贯穿设工程建设全过程,各层级标准要形成合力,从根源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进程。
结束语
建设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建筑始终是建筑业发展的目标,而发展装配式建筑现在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不但具备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的节能、环保、增效等特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建筑方式造成的劳动人口流动大、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充分的正视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大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做好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装配式建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必将引领我国建筑业整体改革。
参考文献:
[1]孙绎敬.浅议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8(09):105.
[2]郑厚友.绿色建筑中装配式住宅的应用[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3
[3]鲁乾.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8(36):16-17.
[4]杨超,李昂,张纪刚.装配式被动房的发展综述及发展前景探究[J/OL].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04):1-6
[5]张凤仙.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