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黄仁军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校方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黄仁军
        思南县仙坝小学565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校方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而就美术科目而言,专家们也概括出了“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五个核心素养。 从中不难发现美术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美术活动、学会感受和发现“美”、学会合作以及树立自信心,而且更加侧重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遵循美育的特点和学生个人的成长规律。文章基于小学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特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提高课堂中鉴赏教学的整体水平,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有效途径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不难发现基础教育的侧重点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素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仅体现在学校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不管是常规课堂或是公开课,都在不停强调“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最大化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能做到不泯灭个性,有独特的发展。美术科目的教学目的并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美术技法以及一些美术基本常识,教师的美术课堂也并不是仅仅做好一份精美的ppt、运用华丽的辞藻按部就班的讲授知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罗兰、沈崖,2020)。不再过分强调学习成果,不再拘泥于教学形式,而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美术活动、学会感受和发现“美”、学会合作以及树立自信心,更加侧重于提升个人审美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一.小学生美术学习中的心理以及生理特性
        从小学美术教学参考和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低龄段的儿童好奇心旺盛,但是容易出现坐不住的情况,上课的时候需要老师强调课堂纪律,有时也可以通过完成作品看出部分学生比较急躁、沉不下心;喜欢听故事,看动画和插画,课堂中在这一环节一般是学生最聚精会神的时候;需要鼓励和肯定,一般在课堂最后的评价环节中,画作得到展示的学生会十分开心,自信心得到满足。而碰到较难的题目时,也会有畏难情绪,需要来自老师正面的鼓励;当然他们也十分喜欢互动,一节课中游戏环节以及表演环节都积极。这些行为特征都十分符合低年段的儿童。
        幼儿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会动的东西,其次是有声音的东西,最后是色彩艳丽和奇形怪状的东西。所以不难解释为什么市面上低龄段的儿童绘本以及动画大部分都选择了丰富明亮的色彩、造型简洁夸张的人物以及简单有趣的故事。而这样的审美倾向和生理特点,也就决定了在小学美术的鉴赏环节中,老师需要注意的部分。


        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一)运用媒介进行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材料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美术教室变得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例如,图画书作为印刷材料的媒介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片和文字的欣赏和教学经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探索书中的艺术元素,并通过积极的指导来感受书中的颜色和线条。除印刷产品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美体验。教师可以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集成到生动的教学课件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感,使学生感觉像在书本上画的一样,同时使教师更快地达到他们的教学目标,并提高小学美术教室的教学效率。合理地使用媒体进行教学和创造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更有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知识。小学生活充满活力,经常对所有新事物都充满兴趣,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受限制。基于此功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莺尾花》时,老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花朵的外观,然后让学生自己剪纸并折叠花朵,使学生可以在纸上折纸感受莺尾花的美。折纸制作完成后,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教科书中的作品进行比较,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评估,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将在相互评估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
        (三)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大胆尝试,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创造机会。例如,漫画作为生动而深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在漫画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看漫画作品,并从不同的角度推测漫画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整体教学水平,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涯.基于审美能力培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欣赏课开展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34.
        [2]王峥如.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153+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