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韩睿
[导读] 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课程,
        韩睿
        哈尔滨市树仁学校 150010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课程,音乐教育在小学生智力发展、提高试听能力和培养手脑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音乐课程,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发展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学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音乐教学的功能还不够充分地发挥。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音乐课程的作用,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重视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教学策略
        因为受到过去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有很多音乐课程在学校中,始终是作为可有无的“副课”而存在的,因为它不会影响升学考试成绩,就导致一部分的教师和学校,忽略了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将本就不多的音乐课程取缔掉,“鸠占鹊巢”用来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具有积极引导的作用,对孩子成长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能够使小学生自幼养成高尚道德情操,锻炼小学生专注性、记忆性、审美性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当明确认识小学音乐教学目前的状况,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设置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摒弃掉过去的教师领唱、学生集体演唱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小学音乐课堂。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且心智尚在发育期的缘故,所以其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了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无法一直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授课时,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若只是引导学生听音乐和歌唱,就会限制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实际的体验与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从而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教学效率。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还将课本的内容知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游戏有趣,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想要自主探究小学音乐课程的欲望,从而有效的帮助了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在教学《音乐中的动物》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开展音乐小游戏,将学生分为几组,组内两名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体态特征,剩下的学生猜测在模仿那种动物,猜到后发出该动物的声音,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音乐小游戏,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活动,获得更多的体验,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绪,感受到音乐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简单、轻松,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我表现,融入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加强课堂教学的教学成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理解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中原本枯燥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影视和图像资料,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多样化,同时也提升了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介绍更多的音乐知识,但由于受具象化思维的影响,小学生对较为抽象化、不易理解的音乐知识的学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此时教师就能够利用多媒体的技术,直接形象地将课本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方便学生记忆理解,又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更加动感活泼的展示教材内容,非常符合学生学习与认知的规律,使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更好理解,激发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主动和积极感。
        例如,在进行课程《东海渔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中描述的大海、螺号、赶海的小姑娘等情境,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影像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形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课本内容,加深学生的课堂记忆。多媒体上展示的美丽景象:广阔无垠的大海上海鸥在翱翔,海边小姑娘一大早前来赶海,海岸边无数的沙砾和螺号...通过向学生展示这样优美的场景,牢牢的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不自觉的陶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带领学生对课本进行讨论、想象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音乐的美妙和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意境、思想与内涵,使学生在喜爱的课堂环境下,掌握了课本知识。
        三、注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音乐本身是一种具有强烈礼仪感和道德感的艺术,小学生在小学音乐课上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更丰富的音乐知识,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重视音乐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优秀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文化素养,发展其个性,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完成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好朋友、手拉手”教学活动,并向学生们播放“找朋友”音乐,让学生互动,学生们手拉着祝福,爱护和关心身边的朋友。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该歌曲扩展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好朋友要互助和祝福,那么我们又能把祝福交给谁?有的学生认为是送给母亲、爷爷、外婆等,有的学生则认为是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有些学生则认为是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德育的意识。总之,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是新一代老师所关注的问题,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与学生有兴趣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感受到音乐的有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四、运用乐器,提升学生的音准
合唱是小学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但是小学生对音准、音高都难以把握准确,导致合唱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鉴于以上问题,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时,应学会运用乐器,让学生能够通过乐器,来对音准和音高有个直观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和音高的掌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口琴、竖笛等乐器进行演奏、聆听,让学生能够对歌曲的不同音部、高度能够了解和把握,这样教师再引导学生合唱,效果就会比之前更加理想。在合唱时,也可让学生分别与不同声部伴奏,对各个步骤轮流伴奏合唱,从而加强学生对音准和音高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在进行合唱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乐器担任该歌曲声部的伴奏,对学生的合唱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其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力,让学生能够有所提升和发展,有效的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合唱成果。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最好的阶段。对小学教育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由于音乐自身的教育性质,学生在对音乐旋律、思想的感悟与体验过程中,能够提高自我思想与素质,在现代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还要加强重视度和投入,充分吸纳现代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开展多元化教育工作。教学,真正发挥小学音乐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秋敏.小学音乐中多元化的教学策略[J].黄河之声,2018(22):101.
[2]张龙.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8(23):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