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300019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跑步、做操已经成为体育课堂中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运动方式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体育兴趣不足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自愿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提出小学体育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策略,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体育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体育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身体机能有了明显的改观。并且,通过体育运动,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坚韧以及耐力。但是,由于教师的运动观念依旧过于传统,绝大部分教师以学生文化成绩为主要目标,缺乏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学生的运动时间很少,身体素质逐渐变差,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将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体育的运动方式,结合游戏内容,开展教学,以此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
一、趣味热身游戏,发展学生运动兴趣
在体育运动中,热身运动是重要的一部分。毕竟体育运动是具有高强度的运动,学生难免会受到运动带来的伤害。而有效的热身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但是,在传统的热身环节中,枯燥的热身练习,学生并不能接受,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部分学生出现热身偷懒的情况,无法保证学生的热身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将趣味的游戏设计到体育热身环节中,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使学生自愿加入到运动中,提升运动效果。
例如,在体育热身环节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愿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教师就结合游戏为学生设计体育练习,设计名为“连连看”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先将游戏规则告知学生: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4到5名同学。其中,随机两个小组结合在一起,两个小组互为对手。每个小组将获得三个特定的体育道具。由于,在操场上已经画好了“井”字。所以,先让一名小组成员跑到前方,将自己手中的道具放到相应的格子里,然后返回来,之后,另外一名小组成员跑到前方,同样也需要将道具放置到格子中。以此类推。最后看看,哪个小组能将道具连起来。为学生讲解好相应的注意事项后,学生的体育动力会变得更高。将游戏设计到准备环节中,还能让学生培养出体育运动的动力,学生也会积极加入到体育运动中,实现体育效果的提升,也为后续体育教学打造基础。
二、设计游戏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相比较传统体育教学中枯燥的讲解,小学生更乐于接受游戏的新型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游戏训练环节,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体育课堂训练中,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体育游戏。教师可以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撕名牌》来设计游戏。游戏规则为: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每四名学生为一组。每位学生后背都贴有自己名字的纸条。如果自己能够撕掉其他小组成员的名牌,被撕掉的人就会淘汰。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存活到最后。将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后,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撕掉其他小组的名牌。当然,获得胜利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相应奖励。为学生设计体育游戏,能够有效让学生激发出运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经过小组的团队配合,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这样也可以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游戏结尾,缓解学生疲劳
在体育运动中,经过高强度的体育练习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素质较差等原因,会出现疲劳、困乏的想象。不及时处理的话,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体育结束阶段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设计到其中,帮助学生快速缓解由于运动所带来的疲劳感,不会因为疲劳而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在体育结束环节中,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体育游戏,《听口令,做出相反动作》。游戏内容为:当教师说一段动作口令后,学生不能做出相对应的动作,而是做出和这个口令相反的动作。如,教师说出蹲下,学生要站起来。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反映过来,或者做出错误动作后,就要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之后,教师让学生站成一排,并说出口令:“蹲下。”个别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出现错误的动作。教师就让学生表演自己的才艺。这个时候,其他学生本来很累,但是一听到要展示自己的才艺,都会精神抖擞,从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运动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在运动中的疲劳,还能缓解因为体育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学习打造基础。
综上所述,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自己的重要性,以便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精神。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体育游戏为学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为学生展现具有趣点的体育课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爱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J].民营科技,2012.
[2]黎东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