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初探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郑光旭
[导读]

        郑光旭
         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 3661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需要不断锤炼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实践中发掘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带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课堂问题意识。本文将从“抛砖引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循循善诱”,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堂实战”,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紧紧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这个主题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意识;教学实践
        学生具备课堂问题意识对其成长来讲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跟进教师的讲学节奏,有利于学生客观、冷静、准确地分析事物原委。另外,课堂问题意识的强化与提升,对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有效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一、“抛砖引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事物,而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少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始终无法“入门”,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初入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初期不具备该项能力尚且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课堂问题意识能力。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段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从中寻找秦朝中央集权出现的原因和结果。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时,更多地将注意力落在老师身上,哪儿需要记忆?如“皇帝”的出现,“郡县制”的实施等知识点,哪儿是重点?哪一块儿是大题出现的重点领域?着重进行记忆,殊不知高中历史的学习和考试,记忆知识点早已不是考核的重点,而重点放在了学生思考层面。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会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质疑和思考,通过自己的质疑来反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由此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的。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指导,发掘出了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潜力时,教师的教学目的就达成了。


        二、“循循善诱”,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发现问题是学生具备课堂问题意识的第一步,当学生具备了质疑的能力之后,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就是自己对发现问题的思考,而分析该问题成为学生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历史教学的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除了客观条件外,主观因素和历史局限性也是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届朝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引导学生透过问题的表面来分析其本质。虽然历届朝代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但是唯一不变的趋势便是中央权力日渐集中在了皇帝的手中,而地方的权力日渐分散。不少学生更加趋向于将重点落在知识点本身的记忆上,而忽视了对这些制度背后的思考。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对知识点的记忆转移到对这些制度深层分析层面。当学生能够从历史材料中分析出其时代背景时,对于后续的历史问题的解答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也将卖出颇为关键的一大步。
        三、“课堂实战”,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如何解决该问题。开展历史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带领学生学会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来解决问题。“课堂实战”是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途径,学生也只有不断积累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之后,才能够整整做到自主学习历史学科,更好地学习高中历史课程。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在复习的互动环节,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用自己的观点来总结该部分内容,这对磨砺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更是大有裨益。
        总的来讲,提升学生的历史课堂问题意识是教师改造学生认知历史学科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绝佳手段。但是,学生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耐心地陪伴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欢.探究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导学,2017(36):97.
[2]王杏梅.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J].文教资料,2016(12):193-194+182.

本文系 福建省三明市2019年常规课题: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树立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YKT-19053)的研究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