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陕西咸阳市三原县东郊中学
摘要:在关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地理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情感以及地理学习特点三点入手,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翻转课堂法、合作教学法以及转变地理教学观念三种教学方式,构建地理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连接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初中地理教学高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记忆能力上,注重运用捏烂揉碎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提升他们的地理记忆能力,并不注重从地理学科特点入手,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思维,也不注重为学生提供相应地理学习空间,从而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陷入“等”、“靠”的学习观念中,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便无从谈起了。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立足地理学科特点,并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促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提升他们地理学习能力。
一、运用翻转课堂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地理知识,并针对后进生进行启发引导,提升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在课上让学生分享地理学习成果,并总结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双管齐下,让学生在获得地理学习成就感的同时,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运用网络,和学生交流,促进他们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与太阳辐射有关。太阳辐射的强弱与地表的起伏、海陆的分布、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的形状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人类的行动导致臭氧层破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局面。”
二、使用小组合作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之间各司其职,并为了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促进最终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与每一位学生展示个人想法的空间和舞台,真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获得良好的初中地理合作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的成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析常见几种自然灾害的诱因,并探究相应的措施,真正促进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增强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范?请交流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第二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状况,创设出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和交流员四项职务。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小洛说:“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震区域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有滑坡、泥石流。出现上述灾害的原因是地势陡,降雨集中,缺少植被覆盖。出现自然灾害时,我们首先要确保人身安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
三、转变地理教学观,提高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转变原有的授课观念,构建具有趣味性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更为巧妙地掌握地理知识,促进他们地理学习能力的增强,构建具有高效性的初中地理模式。
例如,在讲授“地理分界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运用记忆首字的方式,记忆各个区域的分界线,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他们掌握相应的地理学习方法。教师简要列举如下的例子,让学生模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教师可以缩减成“乌乌里大黑土”六个字。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此种方法,记忆其他的分界线,并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萧赞积极地举手说:“我记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阴贺巴冈’,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
总而言之,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趣味性、自主性以及探究性的初中地理授课模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郝希为.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
[2]杨玉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