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王继华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做出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王继华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第一高级中学    6793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做出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从而建设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然而,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当中,情境教学法虽然受到地理教师的重视,但是运用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存在问题的,创设的情境单一,走马观花,很容易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功能。本文笔者结合自身高中地理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由西方传入到我国的,并对我国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或者有意识地创设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具有情感色彩,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的人对情境教学做了这样的比喻,假如让你吃10g盐,你无论如何都不能下咽,但是如果将这10g盐融入到一碗美味的鸡汤当中,那么你就会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将盐吸收掉。地理是高中的基础课程,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当中也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情境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地理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保持长期的热忱。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对高中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备考的压力,如果地理课堂再枯燥乏味,那么学生就难以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情境教学将知识融入到了生动的情境当中,知识的传授方式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同时在生动的情境当中,学生有了更多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其次,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且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比于过去照本宣科的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养成,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这就有利于落实新课改的教育观念。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常见的情境教学类型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就运用到了这一情境教学法,苏格拉底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被称作是“产婆术”。基于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天生充满好奇心的特点,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需要技巧的,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来设置悬念,给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和有意义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疑问和探究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水圈与水循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前,我会让学生自主观看预习的微课视频,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就会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比如,“大气圈是怎样进行分层的呢?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是在哪一层进行飞行呢?降水又发生在哪一个圈层呢?这样一来,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设置直观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科技也呈现了爆炸式发展的趋势。21世纪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渗透到了社会当中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网上购物、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等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课时,里面有一些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视频,完整地呈现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我还通过电子白板来给学生呈现思维导图,方便学生记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这样让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地理教学当中,我经常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趣味的地理纪录片,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地理课堂更加有魅力。
        3、设置探究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新课程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所倡导的。地理课堂要学习的内容是十分多的,包含着很多知识,仅仅依靠灌输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去理解和体会。探究应该成为高中地理课堂的重要标签,通过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者几个问题进行深度探究,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探究情境能够有效地解决过去地理学习浮于表面化的问题,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的成因》这一课的时候,我就改变了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定了三个探究任务(1)我国常见的几种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2)要充分了解并且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3)针对主要的自然灾害,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布置了探究任务之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我进行巡视指导,最终让学生汇总探究的成果,并且让每组的发言员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进行分享,学生也高效地完成了这些探究任务。
        4、设置实践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知识的来源。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就提出做事要知行合一。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分数,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并学会用地理思维来思考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传统的地理课堂过于局限在课堂之中,并没有给学生设置生动的实践情境,也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这一方面做出改进。
        例如,在讲授《学会地图探究地貌特征》这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利用地形图来解决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之外,我还带领学生观看一些著名的地理模型,让学生进行探索,并让学生感受地形图的应用方法。此外,我还设置了“地形图绘制比赛”,并设置相应的奖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伊甸园。
        参考文献:
        [1]试论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和趣味性[A]. 王蓓蓓.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 2019.
        [2]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J]. 陈世伟.  新课程(下). 2017(05).
        [3]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钟观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