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郑兰
[导读] 历史是一门社会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郑兰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408403
        摘要:历史是一门社会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历史知识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度的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历史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本文的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并在此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思维导图法以及人物分享会的形式授课,真正打造属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课堂,提升他们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历史教学高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能力上,并不注重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度,也不注重讲授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历史学习成就感,常常陷入“历史是一门记忆性学科”的错误认知中,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具有适切性的历史问题,真正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获得良好的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一、运用微课教学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预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授课,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制作相应的微课复习单,让学生结合微课预习单,开展针对性的历史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成果展示空间,并在学生展示历史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适时地指出学生在此部分内容中的问题,纠正学生的历史学习思想,或是学习方法,促进他们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相应的微课复习单,进行初中历史的预习学习,并在此过程中,真正锻炼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介绍微课预习单内容。在微课的第一部分,教师录制个人的教学内容,并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详解诠释。在微课的第二部分,教师主要出设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瓦子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瓦子的构成有哪些?(3)瓦子出现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在瓦子中,有哪些具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第二点,适时沟通。教师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学生保持联系,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化的引导,真正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陈晓说:“瓦子出现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娱乐需求增大的过程中;瓦子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通过运用微课教学的方式,教师真正为学生创设具有自主性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使用互动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互动的方式,开展历史授课,积极地向学生提问题,并在接受学生回馈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或是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延展,或是实现历史教学的顺利过渡,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获得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明朝的统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历史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历史学习能力。教师运用文字,简要介绍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在开课后,教师对学生说:“一个王朝确立后,君主会采取何种措施巩固统治?”生一说:“从军权、行政权以及经济权三个角度入手!”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你们可以发现明朝是如何加强君主权利的?”生二说:“设三司,废丞相。”教师询问:“能否具体说明?”生二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化六部。”教师说:“为什么需要采取上述措施?”生一说:“为了加强军权,防止大权旁落。”通过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正让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采用思维导图法,提升学生知识归纳能力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知识较为复杂,而且知识点较多。在实际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历史学习不得法,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完成历史知识的梳理,让他们构建层次分明的历史脉络图,提升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获得良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丝绸之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复习知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块复习知识,奠定下一步思维导图制作的知识基础。第二点,学习绘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讲授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让学生更为精准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运用文字,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进行简要介绍。陈华说:“我以丝绸之路为中心词汇,并向外延展出背景、路径、物品以及意义等次级词汇,并按着这种思路,继续向下延伸……”
        四、构建人物分享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度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构建人物分享会的形式授课额,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分享个人喜欢的人物。与此同时,学生在搜集相关人物的过程中,可以对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完善,发挥历史分享会的积极作用。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制定分享规则。教师制定如下的分享规则:只要学生分享的内容符合事实,且具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方可参与分享会。第二点,组建评判小组。教师可以挑选历史成绩较好的学生,构建相应的评判小组。评价小组的作用:适时指出学生在分享中的问题。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运用文字,对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陈洛说:“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朱元璋。因为他是一个草根皇帝,靠自己的兄弟打下大明王朝。我最崇拜他的是如下的句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种策略既能彰显一代帝王的隐忍,又能真正凸显他的高瞻远瞩。”通过运用构建任务分享会的形式,教师真正打造属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舞台,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拓个人的历史学习视野,提升他们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历史知识,分析历史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历史学习能力入手,构建相应历史学习模式,真正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闻静.梳理线索 建构历史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7(09)
        [2]陈文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6(22)
        [3]李海兵.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