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拓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张斐斐
[导读] 历史不只是局限于教材,更在教材之外
        张斐斐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    313300
        摘要:历史不只是局限于教材,更在教材之外。高中阶段的历史多为人物史,事件史,而这些事件背后也有着诸多的联系,高中阶段的历史给我们一种历史是帝王将相史,这是较为片面的,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适当进行课外拓展,对此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如何将课外拓展与高中历史结合进行了相关的策略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外拓展;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的历史以学习人物,事件,通过人物以及相关事件对相应的时代以及背景进行思考,但这终究是有些浅显,学习历史是为了找寻历史规律,以防止后人复哀后人,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知晓一个事件,通过事件,了解历史真相,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对如何进行教学感到吃力,所以本文提出了以下方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鼓励学生发言,根据学生提及的人物,讲述相关的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课外拓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老师若想使学生都对自己所讲的历史事件感兴趣,就首先需要老师知晓学生的历史基础,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首先鼓励学生发言,根据学生提及的人物,讲述相关的历史,期间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逐一进行讲述,适当进行史料佐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于秦汉大一统过程,大家知晓哪些人物和历史事件?学生经过思考进行回答:纵横家张仪、苏秦。秦灭亡六国以及汉武帝出击匈奴。在学生讲述完相关的历史人物以及知识事件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知识拓展,比如张仪三欺楚王,苏秦挂六国相印。在讲述秦朝统一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秦朝统一的原因以及二世而亡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述,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如教师向学生讲解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只讲究两样耕与战,这是古代军国主义的形式,但是和平时期已经不适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就汉武帝的统一措施进行拓展,比如推恩令,教师还可以讲述阳谋和阴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教材内容,根据事件探究其原因,形成知识新体系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老师可以很据教学内容,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并适当引入相关任务,探究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本身的历史知识体系,也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小故事为学生枯燥的课堂注入强心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补充,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共同进步,逐渐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述《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1840年之前我国的钢铁产量仍然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是为什么却失败了?而且当时英国也是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攻打中国的赞成票,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述,其实在近代之前东西方文化就在对抗,之时在近代之前,西方文化没有打开中国大门。随后教师可以讲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借助事件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比如李鸿章、康有为。教师还应该告知学生在历史上梁启超的评价要远高于康有为,政治立场的改变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通过适当的知识拓展,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人物有全面的认识。
        三、讲述相应发展,追寻历史本质及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
        同时老师在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时,老师还要适当讲述之后的变化,通过探寻家族发展以及朝代兴衰,追寻历史本质及真相,不断总结历史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足够的客观公正,以唯物史观去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为我国历史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对于不同的声音,老师应该育有鼓励。
        例如教师在讲述《走向多极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述现在的国际局势,这是一个多极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是全球化的一份子,但也都在逆全球化,逆全球化的目的只有一个,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不在被美国所裹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告知学生现在的世界局势大部分都是美国造成,甚至现在一些不良媒体也在受到这种影响,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大家知晓事件,更应该发现本质,具备具体的分辨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去发言,逐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适当的进行课外历史人物的拓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发言,根据学生提及的人物,讲述相关的历史,不仅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基础,还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其次结合教材内容,根据事件探究其家族,形成知识新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最后,老师还可以讲述相应发展,追寻历史本质及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
        参考文献:
        [1]程文灏. 高中历史教学与课外历史知识拓展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田源林.基于中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探讨[J].校外教育,2014(32):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