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后复习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毕静
[导读] 课后复习是巩固课上知识,查缺补漏的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毕静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中心学校  安徽省  黄山市  245900
        摘要:课后复习是巩固课上知识,查缺补漏的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这样背记一个知识点就永远不会忘记,但是我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人,在知识点的过程中也会有遗忘,也会有遗漏。所以这时候课后复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来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寻找自己遗忘的知识点,加深课本知识的记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后复习;回顾课堂;整理笔记;知识联系
        初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都有助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但是因为课本知识的琐碎以及大量需要笔记的内容,导致学生经常会出现知识点记忆不牢固的状况。这其实是因为学生将背记知识的任务完寄托在课堂短短的40分钟内,这是十分不现实的,如果想要学好地理,就一定要注重在课后展开复习。在本篇文章,我将以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后复习为课题阐述我的观点,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回顾课堂讲解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总结出来的内容,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课后复习中重要的一项就有及时回顾课堂讲解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静下心来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一个梳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的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教师讲解的重难点。而且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忆也是一个很好检验自身的方法,如果学生可以独立将课堂讲解内容回忆出来,说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如果回忆不出来,学生就要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审查,寻找自己在哪一步环节出现了偏差。
        例如,在进行教授“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节内容时,因为这一节课内容较为丰富,为了保证课堂的进度,我会稍稍提高教学速度,这也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的时间降低,而这些减少的思考时间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弥补。在课后学生要及时回顾我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比如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三大宗教的特征,通过对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进行回顾,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再次思考与记忆,如果学生可以熟练的回想起三大宗教的具体内容,那么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非常熟练,如果学生回忆不起来,那么说明学生在这方面需要得到加强,总地来说回顾课堂,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再次的检验,然后在之后的复习中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


        二、整理补充课堂笔记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速度是较为迅速的,学生在记笔记时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只能简单的记下重点部分,这样的笔记是不完全的,所以课后复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理补充课堂笔记。首先,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没有时间书写完整的内容补充完整,其次学生通过课后练习等方式对知识点有了新的正确的认知,也可以添加在笔记中,这样不断的将笔记完善,在最后进行复习时学生就有了一个智慧宝库。
        例如,在进行教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上着重讲解的是世界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以及垂直分布等特点,我在进行讲解的时候,也会提醒学生注意记录笔记,将我讲解的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进行记录,这样既能保证记笔记的效率,又能保证笔记的质量。并不是说学生将课堂上的内容记录下来笔记就算完成了,学生需要在课后继续为笔记添砖加瓦,地理是一个需要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科目,地理一些大题的提问方式非常的灵活多变,学生在遇到一些经典的问题时也可以将其记录在笔记中,以供在复习阶段进行再次记忆。整理补充笔记也是课后复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记录笔记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学生需要判断哪些内容需要记在笔记中,哪些内容不需要记录,这其实是每一个学生在课后复习需要思考的内容。
        三、注意知识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并非是单独成块的,他们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就极为浅薄。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在背记知识点时,就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背记,不仅增加了背记的速度,也提高了背记知识的效率。而且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思维导图,理清学习的思路。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农业”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会了解到农业在我国各个地区分布的不同,农业的地区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到为难的地方,因为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学生明白我国东西、南、北农业分布的差距,但是距离完成记忆清晰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在课下对农业分布进行总结,并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链接,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的时候,不能将农业这个知识点孤立出来,而是要与之前所学内容进行联系。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农业的分布其实与我国气候、地形的分布有很大的关联,学生再去背记农业的分布就会轻松许多,所以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一定要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这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是有很大的益处。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认真完成课后复习,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提高初中物理的学习成绩。而且课后复习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因为一次的复习仍然很难将知识点完成的记住,教师需要对学生强调定时复习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后复习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这也是课后复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叶爱丽.微课在地理复习阶段中的辅助价值[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
        [2]马玉明.初中地理复习方法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