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的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郭俊杰
[导读] 摘要:在网络和各种先进软件的支持下,智能配电网实现了电网系统故障控制、调整和修复、处理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国网汉川市供电公司  湖北汉川  431600
        摘要:在网络和各种先进软件的支持下,智能配电网实现了电网系统故障控制、调整和修复、处理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阐述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调度;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的建设,电网调度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的关键技术分析,是我国电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智能配电网的优势及特点
        1.1互动性强,智能化程度高
        与传统配电网调度不同的是,智能配电网能够利用互联网让用户主动参与到配电网的运行当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智能配电网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等以及不同电子终端的耗电需求等进行智能化的用电调度。在这一过程中,智能配电网还可以实现不同用电设备之间的多用途数字交互,实现用户富余电能的回售等。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具有智能化程度高且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电能应用效率和应用质量。
        1.2安全性强,可抵御自然灾害
        安全性强也是智能配电网的优势所在,其在作业过程中主要依赖智能表计、智能运行和智能决策三部分的操作,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智能性。在5G时代背景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完备性和安全性更是进一步提升,电力无线专网不仅能够弥补有线电网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电力中断等问题,更是可以避免其他线路的干扰,在配电速度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安全性强也让智能配电网成为我国未来配电网建设和投资的重点。
        1.3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升配电质量和效率
        智能配电网还能够智能调度电网内资源,在配电过程中也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升配电质量和效率。配电网的运行成本在传统配电网运营操作模式下通常都比较巨大,需要大量基础设施运行和维护工作,还有人工成本以及各类时间成本等。但是在智能配电网运行模式下,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脑及其他智能化操作平台对整个区域电网乃至国家电网进行智能优化调度,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是大大缩短了配电网调度的反应时间,提升了国家电网配电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
        2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
        2.1控制保护技术
        控制保护技术有利于智能配网的正常运行和持久防护。在大数据连接控制基础上,数据能够通过通信系统实现高速传播,因此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控制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实现对配网的控制。控制与保护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进技术,其发展是在充分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操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
        2.2数据采集和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包括对用电客户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例如在不同地区分布的用电客户的用电规律是不同的,智能电网通过数据采集进行节点创建,能实现对电能分配的监控,从而促进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规范化。在数据采集和监控技术应用之下,智能电网的电力管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高的管理效益。
        2.3客户信息系统
        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用电地点、用电量以及缴费情况等信息做出了详细地记录,而且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能对客户信息持久地、安全地进行保存。客户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也是提高电力客户对接效率的一种手段,互联网对于客户的信息是具有一定记忆性的,而客户信息系统则是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性来实现配网工作效率的提升。
        2.4高级自动化配电技术
        智能化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可通过运行自动化,实现数据采集、信息监测等配电过程的综合自动化。

配电网技术主要包括配电网管理和运行自动化。配电网络自动化主要是对配电网络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电网设备的设计与规划,运行维护与检测,抄表,用户资料收集和配电网停电自动管理。
        2.5高级测量技术
        先进的测量技术是用户和配电网系统之间的桥梁。高级计量技术主要是利用智能电表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计量、采集和分析。接着,对不同用电规则的用户进行了分类,统计出该地区用户用电数据的宏观特征。基于这些特点,智能地向用户推荐用电方案,使用户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用电服务和用电体验。
        2.6故障隔离技术
        故障隔离技术效用的发挥主要依据电流限制和高温超导,这也是目前故障隔离实现的主要途径。为确保智能配电网的可靠性,在智能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中,应根据配电网的功能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2.7传感测量技术
        传感测量技术是目前智能配电网不断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实践中,传感器测量技术经常被用来监测诸如电缆温度、配电网系统的电力设备状态和电力输出质量等信息。传感测量能给管理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和数据,帮助管理者掌握电网运行的特点,从而提高电网调度设计给人们生活和企业经营带来的便利性。
        3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设计分析
        3.1强化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智能配电网本质上是物联网在电力系统行业中的应用,强化其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能够形成覆盖城乡用户以及用电设备的庞大物联网络,能够极大提升配电网的调度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借助无线传感技术以及射频技术等获取到用电设备或者用户的需求信息和使用量等,然后经过智能通信网络传输到智能决策层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优化分析,然后实现智能化配电网管理,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等推出具有针对性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案。通过强化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智能化水平,更是能够帮助智能配电网更好地收集用户信息,优化配电网的调度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配电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统一调度所导致的电量损失和浪费。
        3.2利用5G技术推动电力无线专网全覆盖
        5G时代下的电力无线专网相较于传统的电力光纤网络,其具有高带宽、大容量、高频谱效率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为智能配电网提供服务的同时,更是支持多项智能业务的开展,例如图像监控、应急抢险等,形成了以智能配电网为主体的泛物联网系统。利用5G技术推动电力无线专网全覆盖是未来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设计的必然选择,因为在智能配电网操作过程中对于通信的质量和速度等具有很高的要求,信息传输速度越快,智能配电网的工作质量越高。通过构建电力无线专网的全覆盖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智能配电网的接通率等,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应急抢险过程中,其更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配电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的体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设计是我国未来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我国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设计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也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殷雄翔.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2):56-57.
        [2]张倩.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8):127-128+131.
        [3]张勇,张哲,严亚勤.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电网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技术及其应用[J].智能电网,2015,3(09):850-855
        [4]刘双宁.智能配电网络与配电自动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222-223.
        [5]吴丽莎,罗涛,王淋漓,等.5G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风,2019(28):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