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业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伍学莉
[导读] 中职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正值青春期
        伍学莉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56000
        摘要:中职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中职班主任有效地开展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学生未来的顺利就业。因此,中职班主任重视班级管理,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出发点,又能真正让学生在理解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执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增强中职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管理
        在现阶段的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部分班主任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成绩上,并不注重构建学生价值观的建设,也不注重从学生的立场,思考相应的班级管理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从心理上排斥班主任的状况,而提升中职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注重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即运用以身作则法、主题班会法以及社会实践法,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真正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运用以身作则法,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中职班主任是学生最常见到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提升个人的整体要求,真正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受到班主任的影响,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班主任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从而让他们自觉提升个人的行为约束能力。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教师注重从辅助学生树立相应的规则意识入手,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例如,在我班,班主任负责开门的事务。在上周,由于家庭琐事,班主任在第一节课迟到了,整整耽误全班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在完成本节的授课任务后,真诚地向学生道歉,并对他们说:“对不起。这次是我不对。我作为班主任应带头遵守班级秩序,但是这次我违规了。”大部分学生见此状,说道:“没关系,老师。我们也都有迟到的情况!”班主任严肃地说:“我最为班主任应当起到带头的作用。在此,我对自己做出如下的惩罚:从今天起,我负责本班楼道的卫生,负责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此之后,班主任提前半个小时到学校,并打扫楼道。学生看到班主任的行为后,深受感动,并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提升个人的行为约束能力。有些爱“压点”来的学生,也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有些不交作业的学生,开始认真地完成作业。通过运用以身作则法,班主任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学生与班主任地位是平等的,并在班主任的影响下,感染下,让学生更为积极地遵守相应的规则,促进学生行为约束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
        二、开展主题班会法,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结合班主任的管理经验而言,班主任常常发现以下状况:部分学生在三年中职生涯中,采用随大流的方式生活,学习。在三年中职生涯结束后,学生对于个人前途更为迷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自己三年没有具体的目标规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真正让学生树立相应的目标意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执行计划,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三年中职生涯更为充实,即真正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并为个人理想的就业岗位而奋斗,促进中职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上周,班主任召开了以“我怎样渡过三年中职生涯”的班会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明确个人的学习目标,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知自己,从而真正根据个人的性格,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类型,让学生真正拥有属于个人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了解未来的职业。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

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介绍各个岗位的用人标准、未来的发展空间等等,让学生明确个人未来的工作种类。第二点,了解个人的性格。教师可以运用专业性的软件,测试学生的性格,并构建学生性格与岗位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且个人喜欢的未来职业。第三点,制定执行的策略。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目标。由于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了全面地了解,并对个人有了较为客观的认知,因而学生可以基于以上两点,制定具有执行性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地行动,实现目标,让学生的中职生涯更为充实。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教师在让学生明确个人学习目的,并制定形式有效的目标以及策略,真正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学习中,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为充实。
        三、采用社会实践法,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
        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目的是走入社会,真正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真正辅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可以运用社会实践的方式授课,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真正从具体的实践中,思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本文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入手,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敬老院一日行”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中,思考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在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布置实践任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布置打扫卫生、和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等等,真正让他们结合个人的特点,积极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第二点,提醒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说:“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你们不要提及老人的家人,避免他们伤心;不要接受老人赠送的物品,防止这次实践活动变质。”第三点,巡场观察。班主任走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实践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班主任邀请学生分享实践成果。小洛说:“通过这次实践,我加深对互助的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中,而今天的老人在几十年前也是向我们一样年轻,富有活力。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我想象着那是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得到帮助,得到关注。我认为,我们现在帮助老人,其实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因而,我们应发扬敬老的传统美德。”小羊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互助的内涵:我们社会是一个大整体。人们既要付出,又要索取,即没有白白获得的东西。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真正从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向他人求助,又要积极地帮助他人。”班主任微笑说:“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我们的社会是有温度的。”通过运用社会实践的方式,班主任真正让学生走出个人象牙塔式的认知中,并更为全面地认知社会,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了解互助的内涵,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中职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真正从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真正构建具有适切性的班级管理模式,并勇于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从中职生未来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想学生所想到的,更要想学生未想到的,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的用心,并在此过程中,使他们真正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促进学生行为约束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岩.浅谈中职班级的管理艺术——把真爱传递给学生[J].职业.2017(10)
        [2]李艳娇.给学生不同角色的关爱——职教就业班班主任经验探讨[J].群文天地.2016(17)
        [3]李娜.探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职班主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