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洪敏 曹楠
[导读] 德育是当前阶段教育事业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阶段社会、学校与家庭环境中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德育教育,这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洪敏  曹楠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校     四川    610000
        摘要:德育是当前阶段教育事业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阶段社会、学校与家庭环境中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德育教育,这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影响着其以后的思想品德与人格形成,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整体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发展,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这对于学生以后立足于社会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就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应明确德育、智育、美育等意义,并不仅仅只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扩充学生的精神与思想,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充分优化各方面的教育环境,从全方面出发完成整体的教育目标。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依靠教师口头上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需要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综合发展与行为养成,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助力学生日后综合发展。
        一、注重以身作则,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知识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路人,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取到知识,同时还会模仿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与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需要为他们树立起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
        例如,在学生们放学之后,笔者会及时帮助他们摆正桌椅、关好教室的窗户、将黑板擦干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着学生们,长期下去,他们在放学后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看到教室地上有纸屑、垃圾的时候,笔者并没有呵斥学生们,而是主动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在看到教室墙角处的卫生工具东倒西歪的情况下,笔者也会主动摆放整齐,这些都被学生们看在眼里,他们也逐渐养成了爱护、保持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然后,笔者还比较注重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使用“谢谢”、“请”等文明用语,为学生们树立起了榜样作用。长此以往下去,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灵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与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德育实践,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与理论知识传授,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到相关的活动当中,并且引导学生在相关活动当中进行自主体验,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建设。鉴于此,教师想要有效强化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素养,应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促使学生在活动当中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笔者会合理借助“教师节”的机会,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排好队,依次对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并且将老师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帮助等事迹分享出来,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感恩之情。借助“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笔者组织学生们自主动手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礼物、贺卡等,并且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些感恩的话语,要求学生们在放学回到家之后,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感知到父母的不易,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尊敬父母。如此一来,学生们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落实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进而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构建德育情境,调动学生情感体验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加需要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之中进行有效感知,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例如,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适当引入一些体育健将的成功之路等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到他们在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突破自我等精神,并且通过笔者的讲解,促使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然后,笔者还会引入邓稼先、袁隆平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与图片了解到他们的爱国精神与大无畏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情操、思想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思考,全面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钦玲.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90-91.
        [2]陈慧慧.论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