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马淑霞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马淑霞
        山东烟台招远金晖学校  265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还是波战争课堂教学水平的主要原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对新知识产生疑问从而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用合理的方法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联系生活;合作学习
        如今,学生能否独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是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事情,因此,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其实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要求,能了解数学课本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学习数学的习惯,有效地自学数学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之一。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接下来笔者将从课前预习、联系生活、合作学习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生课前数学学习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小学数学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和针对性,而且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质量。如果小学生课前准备充分,他们会带着问题进入数学课,根据预习情况有目的地听教师讲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学习《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会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张预习小卷,如:1、面积的意义___________;2、面积单位___________;3、长方形周长公式____________;4、正方形周长公式____________;5、长方形面积公式____________;6、正方形面积公式____________,然后将这张小卷发放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们利用课下的时间做好课前预习,完成这张试卷。通过预习小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知道从何预习,还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也会根据这张预习小卷的完成度明白自身哪里还存在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课堂上也更容易听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提高。
        二、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多数教师还是会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动力,创新意识、独立意识也自然得不到提高。

其实,数学这门学科源于生活,最终也会应用于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下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你们是一间超市的老板,到月末了,你想看看零食区、生活用品去、果蔬区等等哪个区域销量好,你需要怎么做呢?”然后给学生自由回答的时间,随后我会继续进行讲解:“大家说的不错,但是大家说的方法都不直观,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个区域卖得好,那怎么办呢?现在我来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大家请看大屏幕!”随后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简单了解后,为学生罗列出“超市”每个区域的月销量,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绘制。
        三、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如今,新课程标准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是有能力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任务的,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学习任务,作为“个体”学生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因此,这个时候教师要合理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个体”到“集体”的转变。其实“集体”说的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一个学习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过程就是合作,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一个活跃的思维碰触到另一个未激发的思维,两者之间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的。
        例如,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会事先准备几组图形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然后在正式上课时我会询问学生这几组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邀请学生将公式写在黑板上并做好标记。当学生写好后,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由长方形与三角形组合起来的图形,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我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工具拼接出我画的图形。接下来我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以“集体”为单位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转变,还要注意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宓通杰.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分析[J].双语学习,2007(10):81.
        [2]马明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9):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