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娜
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幼儿园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当前阶段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发挥出最大优势,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而当前阶段幼儿园课间活动的现状并不理想,许多教师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于课间活动的现状并没有充分的认知,导致了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合理意识到课间活动的现状,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本文就幼儿园课间活动的现状与有效对策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课间活动现状;有效对策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孩子启蒙时期的重要部分,这一时期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幼儿以后的综合发展与城站奠定基础,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综合能力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幼儿园课间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并不理想,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与思考,积极认知到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鉴于此,教师需要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探究,及时意识到课间活动的现状,并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有效对策。
一、当前阶段幼儿园课间活动现状
根据以往的幼儿园阶段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当前阶段幼儿园课间活动中存在着“圈养”与“放养”两大现象,导致了整体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其中的圈养主要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处于被教师高度管束的状态之中,那么幼儿在活动当中大多都是中规中矩,但是实际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难以实现身心上的有效放松,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不利。除此之外,幼儿在这种活动模式当中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导致了经常会出现无精打采的心理情绪。其次,放养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幼儿的活动,让幼儿处于完全的自由活动当中。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幼儿在教室当中飞快奔跑、大声喊叫等情况,在这种教学活动模式之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放松幼儿的精神与身心,但是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对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许多幼儿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平复自己的情绪,导致了其神经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之中,进一步导致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效果难以获得有效提升。
二、幼儿园课间活动现状原因分析
在了解到当前阶段幼儿园课间活动的现状之后,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并且进行实际分析,其中包括了教师的观念落后、活动的环境单一等原因。首先,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为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幼儿的学习活动做好即可,对于其他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在课间活动环节也采用了比较随意化的理念,认为只要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即可,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间活动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活动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化,缺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其中包括活动区域的材料不充足,教室的教学环境没有及时创新等,这些因素都难以保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持久性。
三、优化幼儿园课间活动有效对策
(一)更新自身教学观念
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知到课间活动是有效调节幼儿生理、心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幼儿的神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适当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有利于幼儿具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当中。因此,幼儿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发现课间活动中蕴藏的教育契机,并且合理抓住这些机会,充分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笔者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会结合幼儿掌握到的知识内容与知识技巧,制作一些相关的小游戏,引导幼儿在课间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巩固内在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有效强化教学质量。
然后,笔者也会结合接下来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制作一些文字、数字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借助课间活动的时间积极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有效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此一来,不仅仅有效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与综合水平,及时运用起了隐藏的教育契机,同时还有效推动了幼儿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升。
(二)合理开展活动延伸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课间活动通常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出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于课间活动的有效思考。课间活动还可以作为集体活动当中的延伸与知识补充,所以教师需要加以重视,并且合理引导幼儿在课间活动当中进行延伸学习,在强化幼儿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体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例如,笔者在进行完一个有趣的集体活动之后,发现了一些幼儿仍然存在着较高的积极性与兴趣,为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与综合素养,笔者将集体活动延伸到了课间活动当中。然后,幼儿在参与这种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之中,也能够更加投入到其中,表现也比较出彩。与此同时,一些幼儿在集体活动结束之后,通常会拿着自己的作品等与其他小朋友说一说、玩一玩,一个课间活动就这样被充分运用了起来。
(三)巧妙创建室外环境
课间活动不仅仅是需要在室内完成的,为了强化幼儿的整体体验与综合能力,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拓展。室外活动可以最大化调动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锻练幼儿的想象能力与身体素养。因此,幼儿园课间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创建良好的室外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开展相关的室外学习活动,调动幼儿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
例如,笔者在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画上了几根彩色的线段,为幼儿提供了边唱边跳五线谱的好地方,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会引导幼儿到室外,开展相关的活动。然后,笔者也会在操场上画上格子,在里面加上数字等知识,引导幼儿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到“跳房子”活动中,促使幼儿的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身体素养,还可以强化数字知识,更好的认识单双数等。最后,笔者也会创建出单脚跳、双脚跳等室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当中,巧妙设计出良好的室外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课间活动当中实现身心放松。与此同时,笔者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充分引导幼儿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与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出了课间活动的优势与重要作用。
(四)创新应用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也是深受广大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也深受幼儿的热烈欢迎,这些游戏也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与综合素养。鉴于此,幼儿园阶段的课间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创新应用民间游戏,不断丰富教学的形式与课间活动的模式,全面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课间活动过程中会合理引入丢手绢、切西瓜、木头人、萝卜蹲等民间游戏,并且在幼儿开展相关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创新,一些孩子在参与丢手绢的活动时,自己没有手绢,笔者就会引导他们用其它工具代替,可以是幼儿身边的小玩具,也可以是铅笔盒或者手上的套袖等。然后,笔者也会在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播放一些动画片中的歌曲等,全面调动幼儿积极参与课间活动的兴趣,并且不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助力幼儿以后的综合发展与成长学习。
总而言之,课间活动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课间活动的现状,并且从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合理开展活动延伸、巧妙创建室外环境、创新应用民间游戏等多方面出发,全面合理将课间活动应用起来,推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综合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雅婷.我国幼儿园教育纲要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8):379-380.
[2]付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123-124.
[3]秦旭芳,陈铮.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践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02):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