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张玉玲
[导读] 通过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开展往往能够使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是现阶段语文教育环节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张玉玲
        安徽省太和县第七小学  236600
        摘要:通过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开展往往能够使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是现阶段语文教育环节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使小学学生更专注于写作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写作环节的主体学习角色,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与构建以读促写模式作为写作教学的优化方向,在教学中通过巧设写作主题、巧借阅读资源等具体的教学策略创新写作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创造出最优越的写作学习环境,带动写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阶段;写作教学;写作习惯;以读促写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往往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写作技巧并开展写作活动,使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是语文教学体系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视了写作教学的设计性,这导致写作教学难以真正地与学生的写作学习特征相适应,进而出现学生难以切实融入到写作课堂的现象。为了改善写作课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写作课堂之中,教师应该首先以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构建以读促写模式作为实践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环节的优化,以此推动写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巧设写作主题,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1.设置趣味化主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为了提高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首先做好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够自发地投入到写作实践之中,进而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小学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对其主观心理机制的协调,推动小学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参与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为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主观基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设置趣味化主题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被写作主题所吸引,进而投入到写作过程中体验写作的乐趣。
        例如笔者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认识到小学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小学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开放性较强的想象作文更为喜爱。这一对学生写作特征所做的具体分析使得笔者在写作教学中为小学学生提供了带有想象元素的写作主题,以此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够以较强的积极性投入到写作环节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开展写作活动。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想象主题的写作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想象主题的框架下通过发挥想象力的方式与对记叙文形式的应用得到创造力与记叙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自身感兴趣的写作主题的写作活动中,学生能够对写作过程形成更好的体验感知,进而促使学生写作兴趣的产生,为学生的写作习惯培养奠定了基础。
2.设置生活化主题,培养学生写作意识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与情感积累意识较差所导致的写作情感不丰富的问题制定生活化的写作主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生活中发生的事进行写作形式的记录,以此使学生真正产生常态化的写作意识,使其能在生活中自发地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记录,从而实现情感经验的积累,为后续写作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例如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固定的“一周趣事”作为写作主题,引导了小学学生的常态化写作活动。并且在主题敲定的初期,笔者会向学生示范性地指出一周中学生可以进行写作的事件,如“运动会”、“大扫除”等,以较强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写作内容。这种常态化的写作以及初期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形成自主写作意识的同时能够越来越自主地选择一周中的经历进行写作记录,从而完成了生活化主题的写作活动。

这一写作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得到了养成,更使得学生的写作情感在日常写作活动中得到了积累,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写作活动中自发地调动生活经历,产生了情感写作意识基础。
二、巧借阅读资源,构建以读促写模式
1.引导阅读积累,丰富写作基础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建立起联系性关系,使两个教学环节能够真正发挥出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在阅读资源的作用下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充分利用起示范性阅读资源中优美的词汇与语句结构,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资源的阅读过程中进行积累活动,并通过对学生阅读知识迁移应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内化积累内容于自身的语文积累体系之中,丰富其写作基础积累素养,为未来写作中的词汇与语句应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花的学校》这一文章的阅读实践中,笔者首先组织班级小学学生对文章进行了阅读活动,并引导班级学生将自身在阅读过程喜爱的词句进行了勾画,这使学生能够在有针对性的阅读中对自身勾画的词句产生深刻的印象。之后,笔者引导班级学生将勾画的喜爱词句进行了誊写,使其能够在摘抄的过程中通过记录实践对积累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最后,笔者引导班级学生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一摘抄句子进行了仿写写作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对照抄的句子进行分析并在仿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例句的写作结构。这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建立起了坚实的基础词句积累,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写作中更如鱼得水地运用阅读中建立起的基础内容,优化自身的写作辞藻与句子结构,提高学生写作效率。
2.巧用阅读主题,丰富写作真情实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丰富自身的写作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对阅读资源中情感元素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性教学中得到自身写作情感的丰富。为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以阅读情感为主题,引导学生的课堂写作活动,以此促成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使学生在写作中结合与阅读文章情感所产生的共鸣,以更充沛的情感完成写作表达。
        例如在《秋天的雨》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即要求学生以本文的标题作为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了课程中的写作实践。通过这一随堂练笔写作模式的开展,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以《秋天的雨》这一课中作者的写作情感作为辅助,更好地调动起自身对秋季里雨天的回忆与自身对雨的情感,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渗透在文字之中,优化学生的写作情感表达。通过这种随堂练笔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真正得到写作情感的丰富,促成了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结合文章结构,优化写作结构构建
        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结构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结构写作意识往往能够使小学学生的写作文章节奏更加紧凑,联系性更加紧密,并使其在合理的结构利用下更好地完成不同内容的文字表达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结构,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资源中的写作结构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结构的辅助下协调自身的写作结构。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活动中,笔者即组织班级学生按照阅读资源的写作结构对自己家乡进行了描写。在这一写作活动中,学生始终以文章的写作结构作为基准,并通过实际写作的形式将写作结构融入自身的写作表达内容之中,以此切实地体会到写作结构的运用方法,实现学生对写作结构理解的深化。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环节中,只有教育工作中真正抓住教学环节中的主要矛盾,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学习特征做好教学工作,才能使小学学生真正契合于写作课程之中,使其综合素质真正受到写作的增益,使得写作教学的时效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先斌.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有效性教学举措的思考[J].速读(下旬),2018(12).
        [2]符秋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