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的高效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余应忠
[导读] 高质量的教学有助于较好地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人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
        余应忠
        彭山区第二小学  四川省  眉山市620860
        摘要:高质量的教学有助于较好地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人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理解创新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地联合优秀的语文教师同行,不断地探索和优化语文有效施教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地将多样化教学融入到自身的课堂中,积极的将“创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全面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准,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策略,以期待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聚焦文章要点,确定精读内容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仅一味地按照连接语开展阅读教学,有时也会显得单一、呆板,少了很多语文味。例如,《索溪峪的“野”》只从连接语“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就忽略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即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出索溪峪的“野”,这样就少了很多语文味。因此,教师对一些感悟点多的课文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选择以文本写作特色作为精读点。如,《梦想的力量》第六自然段前半段两次都用了对比的方法,后半段用了三个并列的分句略写。整段话语言节奏由缓到快,富有变化。因此,我们可以用段中的省略号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在省略号处照着作者的语言形式想象续写,这为学生聚焦写作点,进行语言学习提供了方便。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写这么多,而用一个省略号表示?从而使学生体会——作者以简驭繁的表达形式之美。
        二、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学生进步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表扬与鼓励的,这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以满足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从而更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在让学生朗诵《枫桥夜泊》《江畔独步寻花》等古诗时,对于朗诵得好的学生,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要大加赞扬。像“你读得真是太好了!”“你有成为一个朗读者的潜质哦!”“你的朗读完全诠释了这首诗的感情!”……对于朗诵得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也应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像“如果你能够读得再大声一点,那就堪称完美了!”“总的来说,读得不错,在这一句上感情再丰富一下就更好了”……等等。切忌使用批评性的语言,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阅读古典名著,实现文道贯通
        由于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经验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们的自主性阅读往往具有浅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导读单这一助读工具,将隐含在课文中的资源信息提取后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从而提升阅读的思维含量。
        1.勾勒情节图示,厘清故事走向
        《景阳冈》一课的第二、三题引导学生先把握课文故事的情节发展顺序,再用自己的话,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由于课文是《水浒传》的原文选段,篇幅也较长,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之后,结合课后习题内容,呈现一张简易的图示,引导学生抓住故事进行的几个节点,绘制情节发展图,为详细复述提供语言的支架。
        2.绘制英雄名片,内化人物品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古典名著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有多面性,学生对前三篇课文中的诸葛亮、武松、石猴这几个角色非常熟悉。通过学习,再连接记忆中的基础,学生会不断丰富对人物的认知。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为了让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顾全大局”等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英雄名片,记录自己对诸葛亮的评价,并在全班交流,从而达得理解人物形象,内化人物品评的教学目标。
        四、深挖教材内容,彰显人文特点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在哪呢?就在语文课本里,就在一篇篇的课文中。这些文章有的是古代经、史、子、集、中的经典篇目,有的是现代作家的代表作品,有的是外国名家作品……总之,这些文字都是通过时间沉淀的,经过语文教材组人员层层筛选的经典之作。学习这些文章,并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某些字词,背诵某些词句,更是为了能够将作品中人文性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理解这些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语文教材即是一座巨大的人文宝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能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受到人文方面的教育,从而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总而言之,高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真心希望与诸位同道能够不遗余力,努力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高效教学,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爱上语文,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勃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广磊,王传亮.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路径探索[J].中华少年,2017(22).
        [2]王美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