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苏娜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墩塘小学 516700
摘要: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德育教育成为了重点部分,也是广大教师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与责任,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中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内容,还需要帮助学生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正确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教学现状探究开展德育教育,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有效性策略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标准,同时也为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班主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影响可能比父母的影响还要大,不仅在课堂中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成长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已,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思考如何有效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助力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与成长学习。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内容,还需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自身素养,作为班主任的角色,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是比较长的,也有着十分充足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互动接触。同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通常会将班主任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榜样,甚至一些学生会模仿着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等。由此可见,班主任自身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德育教育也成为了班主任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
首先,德育教育内容与思想道德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开展良好的德育教育活动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念、人生观念等,这些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学习与综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把握好这一个关键点,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与道德品质。
其次,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而言,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主要就是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在教育活动当中需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班主任作为倾听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够促使教育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有效提升,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如果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出良好的氛围,那么会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提起兴趣,进而主动进行探究与学习。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之中不断提升自我思想水平,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例如,笔者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搜集到了袁隆平老先生、邓稼先老先生等相关的资料,并且借助黑板报的方式将这些资料内容,以及他们为祖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呈现出来,附加上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与思想水平等文字,为学生们构建出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然后,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班级生活当中都能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笔者还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等,并且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制作黑板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此同时,笔者运用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了良好的精神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心。
(二)注重优化德育教育的理念
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学生有效落实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而传统的口头讲解方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阶段学生的需求,并且无法有效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实质意义。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转变传统化的德育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
例如,笔者为了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注重借助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首先,在“三月八”节日的时候,笔者会组织学生们自主动手制作一些精美的贺卡、小礼品等,要求学生在回到家之后送给自己的妈妈、奶奶、姐姐等,并且附赠自己的祝福语。然后,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笔者会鼓励学生们回到家之后说出感激父母的话语,并且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懂得感恩父母之情。最后,在“教师节”的时候,笔者会组织学生们排好队,对任课教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促使学生懂得感恩教师。如此一来,笔者借助实际生活有效引导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家人、教师等,进而有效优化了德育教育的理念与方式。
(三)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具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路人,其言行举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而许多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忽略这一点。所以小学班主任想要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思想品质提升。
例如,笔者为了有效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在学生们放学之后及时将教室的窗户关好、桌椅摆放整齐,学生们长期受着笔者的影响,也会在放学之后主动关好窗户、摆正自己的桌椅。在看到地上有垃圾的时候笔者并没有责怪学生们,而是主动弯腰将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会注重使用文明用语,经常使用“请”“谢谢”等用语,用自己的行为习惯给学生们树立起了榜样。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在班级生活、学习当中都形成了维护卫生环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不仅如此,这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与社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强化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开展多元化德育教育方式
随着我们国家当前阶段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变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知识传授者应用起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中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健全人格。
例如,笔者会合理借助班会活动融入德育教育,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励志故事视频,或者将一些体育健将等相关的视频、资料等融入进来,让学生进行观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然后,在学生们观看的过程中笔者会适当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些故事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并且结合笔者的讲解与分析,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此一来,通过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境界与品德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了勇于挑战自我的能力。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的教育事业当中受到了广泛的提倡与重视,小学班主任可以从多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小学阶段学生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与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黄小辉.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43.
[2]钟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65.
[3]杨舒婷,刘伟,万格格,梁莉,段爱明.小学生耐挫力品质干预研究综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0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