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郑亮
[导读]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
        郑亮
        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小学 224005

        摘要: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数学学科严谨抽象,不仅对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有重要作用,还能增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深入学习小学数学至关重要。但是数学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当前比较明显的问题,使得数学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基于此,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教师们热衷讨论的问题。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数形结合思想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被作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而颇具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
        新时期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各学科教师对教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被提出,它们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数形结合被发掘出来,如今被作为教学思想而广泛应用在教学上,可以说,数形结合策略是新时期重要的教学思想产物。“数”与“形”分别代表着数学学科下的两大重点理论,它们是数量关系与几何关系,它们也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必备内容。而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逻辑思维的拓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强化对数形结合教学思想的渗透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方向,加快对数学新策略的探究,尽快将数形结合落实于实践之中,确保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意在探究“数形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模式,并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数”与“形”转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呆板固化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最基础阶段,但是也不乏有许多抽象概念,而且对小学生而言,这种抽象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充分理解这些概念。但是,在一些数学课上,在讲授课本上的抽象概念时,有些教师只是从文字层面进行讲述,教学内容呆板固化,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即使学生们能够听懂,也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意识层面,不能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层次的具象了解。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学习更多的抽象概念,他们也会更加应接不暇,以致于产生加大的学习压力,加重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厌烦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错误应用数形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方式,自它诞生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使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数形结合思想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许多教师在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时,不知道如何准确地利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维进行教学,或者有的教师过于看重数形结合思想,在整堂课上一直使用数形结合,甚至将许多单纯的数字问题变成了几何问题。最终,不仅数学课堂的效率没有得到提高,而且学生们也没有学到有用的数形结合思想,使得大好的时间被浪费。
二、数形结合应用探究
(一)依靠数形结合,感知数学规律
        数学理论拥有着庞大体系,而数学学科的体系也是错综复杂。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会伴随他们从少年教育到成人教育。数学知识虽然抽象难懂,但是它内部蕴含有多样的规律,这种规律给人深入学习数学的机会,吸引着学习者探究数学深处的奥秘。因此,数学规律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一种数学思想。数学规律是宝贵的数学资源,它们是学习者的数学理论储备,能够帮助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阶段中保留知识记忆,拥有继续探索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感知数学规律是必要的。数学规律往往以定义或定理的形式存在于数学教材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们对此做深度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中的数学规律,发掘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
        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学生们需要形成对三角形的正确认知,并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只依靠教材上的文字概念是不足够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文字概念直观化,利用教学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出不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图形对三角形进行拆分,引导学生们认识不同三角形的内在规律。
(二)依靠数形结合,培养解题能力
        利用数学理论解答数学问题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只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学生们利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并尝试用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以“分数”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们关于分数的定义,还应该传授给学生们关于分数的几何表示方法,如“如何用阴影表示1/3”,有利于简化思考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快捷的解题方式。
        总体来看,数形结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视野都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借此机会对数形结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出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林录.巧用数形结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2020(43):29.
[2]卢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方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80):71-72.
[3]翟志刚.数形结合,让数学“活”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2020(26):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